第六讲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地记的发展.ppt

第六讲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地记的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讲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地记的发展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图经 到目前为止,从历史文献中发现两部安徽图经:《宣城郡图经》和《历阳郡图经》,另外《丹阳郡图经》和《江都郡图经》也与安徽有关。 * * 关于封建社会方志的发展情况,有二种考察和表述方式。 一种是以体例沿革和变化为中心的。 一种是从总体上观察,以其成熟趋向、进展态势、表现特点为标识,予以梳理条述。 一种是以体例沿革和变化为中心的。 以梁启超、王重民为代表。梁启超认为,自汉至隋唐以前,主要有图经、政记、人物传、风土记、古迹、牒谱、文征七类;宋以后的方志,则荟萃柔和诸类,斟酌损益以为体例。 梁启超指出:自宋迄明六、七百年间,“大抵初期作品,囿于古代图经的观念,以记山川、城邑、宫室、名胜等为主要部分,稍进则注意现代风俗、掌帮、经制因革等,而年代愈晚,则陈迹之须考证者愈繁”,因此,“内容门类之区分,由繁而日趋于简,其所叙述范围,则由俭而日扩于丰”。 王重民在《中国的地方志》一文则将方志发展大致分为最早的全国性区域志、地志、图经、地方志四个阶段。 薛虹在《中国方志学概论》一书中,于首述“全国区域志的发展”后,又论述了“地方志的演变和定型”,他认为:自两汉以后至隋唐,述地和记人两大体例,大致沿袭不断,地记和郡国志书的兴盛,形成了方志的第一个阶段;唐代和北宋时期,图经大盛,汇合了述地和记人两种体例,这是地方志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到了南宋时代,方志已经定型,从此,方志继续发展,清代达到了鼎盛时代。 一种是从总体上观察,以其成熟趋向、进展态势、表现特点为标识,予以梳理条述。从这一角度观察的很多,但彼此的着眼点不同。 朱士嘉: 汉唐之际出现地方志; 宋元时期地方志进入成熟阶段; 清代进入了方志的全盛时期。 (《中国地方志浅说》) 刘光禄、胡惠秋: 方志的初步发展——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方志的进一步发展——隋唐宋元时期;方志的兴盛——明清时期。 (《方志学讲座》) 李绍庆、任成章: 以史名官的时代; 以“志”名史的历史; 秦汉时期古方志的衰微; 魏晋至隋唐时期方志的创建; 宋朝是方志发展成长时期; 明清时期是方志发展的鼎盛时期。 (《从方志源流看史志关系》) 辛培林: 隋唐是方志的第一次较大的发展时期; 宋代是方志的第二个大发展时期; 元明是方志的第三个发展时期; 清代是方志发展的鼎盛时期。 (《试论方志的源流及在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地记的出现与发展 秦朝推行郡县制度,在全国设置三十六郡,下令各地将舆地详情上报,以便于朝廷掌握情况,作为统治参考。 西汉武帝时,为了掌握全国经济、地理和地方向朝廷运输贡赋的情况,曾命令各地方政府把记载当地物产、贡赋和交通等资料,随同“计书”上送太史保存。这些资料,就是郡国地志。 汉成帝时,丞相张禹命属官朱赣整理了各地的“风俗”。光禄大夫刘向也将全国各行政区划和分野进行了整理。东汉班固写成《汉书·地理志》。范晔曾赞曰:“记天下郡县本末,及山川奇异,风俗所由,至矣” 。 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后,为彰乡里之盛,“始诏南阳撰作风俗,故沛、三辅有耆旧节士之序,鲁、庐江有名德先贤之赞”。于是“郡国之书,由是而作” 。 豪族地主们互相仿效,一时形成了地方修志风气。这一类书籍,当时称为地记。 地记是方志发展的早期形式。由地方性的人物传记与地方性的地理著作相汇合而形成的地记是方志发展的早期形式。特别是光武帝刘秀招撰《南阳风俗传》之后,沛、三辅、鲁、庐江等地,都先后撰写了这类著作,后来发展几遍各地。最初名称并不统一,有称志,有称传,有称记,有称录,有称图经,称记者为多。这种地记的内容主要是山脉河流、地理沿革、风土人情、人物传记等。 地记所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蓬勃发展,这与当时地方豪族地主政治、经济势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地方豪族地主政治、经济势力的膨胀,门阀制度的形成,是地记得以高度发展的社会基础和政治条件。 世家大族,为了巩固其在政治、经济上的地位与特权,维护门第制度,自然要寻找能够为其制造舆论的工具,史学便成为他们选中的对象。他们为了夸耀本家本族的人才出众,标榜自己门第的高上,于是大写家谱;为了显示自己门第的高上,表明自己郡望的优越,于是便大肆表彰本郡的人才,撰写各类乡贤传记;还需要进一步说明,本郡之所以会产生那么多人才,完全是由于本郡地气灵秀,物产丰富。就这样产生了兼载人物与地理的著作形态——地记。

文档评论(0)

peace03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