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中苏东北经济合作交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PDF

战后中苏东北经济合作交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战后中苏东北经济合作交涉研究    汪朝光 内容提要  东北是战后中国诸多矛盾的交汇点 , 中苏、中美 、国共所谓三 国四方关系在此交织 ,极大地影响着战后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 。战后中苏东 北经济合作交涉 ,明为经济问题 ,但由于当时的特殊情况 ,暗又不可避免地与 中苏、中美 、国共关系以及国际国内政治的发展变化等纠缠一体 ,表现为政治、 外交与国际关系问题 。苏联强占所谓“战利品”,并要求经济合作 ,既无法理依 据 ,又乏道德立场 ,且事关中国国家利益与民族感情 , 国民政府的拒绝应为正 当。但实际上 ,国民党在战后东北所处为两难处境 ,如何既不失国家与民族利 益 ,又维持其党派利益 ,需要高度平衡的政治与外交战略战术 。而国民党对东 北的政策基本上是被动应付 ,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在此问题上 , 国民党 徘徊在谈与不谈之间 ,前方与后方的看法有较为明显的差异 ,又不能恰如其分 地协调一致 ,更因苏联对东北“过度之安全感”,使得国民党无论做出何等让 步 ,苏联总是“猜忌不安”,从而不断制造麻烦 。这又使国民党内对苏联的看法 分歧不一 ,中苏东北经济合作交涉最后的失败结局也就事出必然 。 关键词  中苏关系  东北经济合作  张嘉  东北是战后中国诸多矛盾的交汇点 ,中苏关系与中美关系所反 映的中国外部矛盾、国共关系所反映的中国内部矛盾 ,所谓三国四 ( ) ( ) 本文曾提交“中华民国史 19 12 —1949 ”国际学术讨论会 北京 ,2002 年 8 月 。 ·58 · 战后中苏东北经济合作交涉研究 方关系 ,均在东北交织生发 ,极大地影响着战后中国的历史发展进 程 。东北政局的发展、国共美苏的矛盾以及东北战事的重起 ,受到 时人和后人之广泛关注 ,而关于战后东北经济领域之状况 ,诸如工 业设施之被严重破坏、经济接收与重建之重重艰难 , 以及经济重建 与政治外交的矛盾关系 ,则似较少为研究者重视 。战后中苏东北经 济合作交涉明为经济问题 ,但由于当时的特殊情况 ,暗又不可避免 地与中苏、中美、国共关系等纠缠一体 ,表现为政治、外交与国际关 系问题 ,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图景与意义 。本文即以此次交涉为个 ① 案 ,叙述其前因后果 ,探究其在战后东北问题中的地位与意义 。 一 、中苏东北经济合作交涉之由来 “九 ·一八”事变后 , 日本占领东北 14 年 ,在掠夺东北工矿农业 ① 关于战后中苏东北经济合作谈判 , 尚缺专门研究 ,相关研究可见薛衔天《战后东北问 ( ) 题与中苏关系走向》《近代史研究》1996 年第 1 期 、《苏联拆运东北机器设备述评》 ( ) 《中共党史资料》第 81 辑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2 年版 ;沈志华《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 ( ) 目标和结果》《历史研究》1994 年第 5 期 ;汪朝光《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东北决策研 ( ) ( 究》《历史研究》1995 年第 6 期 、《中苏条约谈判中国民政府东北外交战略》, 《民国 ) ( 研究》第 4 辑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邓野《东北问题与四平决战》《历史研究》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