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6 卷第10期 地 理 研 究 Vol.36, No.10
2017 年10月 GEOGRAPHICAL RESEARCH October, 2017
面向中国城市发展转型需求,对行为学派的理论与方法论进行凝练和提升,提出空间—行为互动
理论构建的基本思路。为指导行为学派研究方向和中国城市规划理论构建奠定基础。
空间—行为互动理论构建的基本思路
1 1 2 3
柴彦威 ,谭一洺 ,申 悦 ,关美宝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2.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 200062 ;
3. 美国伊利诺州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地理及地理信息科学系,香槟 61820)
摘要:对行为学派的已有理论与方法论进行凝练和提升,构建解释地理空间与人类行为互动
关系的一般理论,是行为学派的当代使命。结合中国实际总结空间—行为互动的概念模型和
解释模型,是当前中国城市发展转型面临的迫切现实需求。从认识论、方法论、实践指导三方
面对空间—行为互动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从基于空间和基于人两种研究范式相结合的角度
出发,对空间—行为互动的研究范式进行论证,进而提出空间—行为互动理论构建的基本思
路。空间—行为互动理论的构建需要系统展开空间作用于行为、行为作用于空间两方面的研
究,构建空间—行为互动理论,并结合中国城市时空间行为实证研究,开展不同空间、不同时
间、不同人群尺度的理论验证。
关键词:空间—行为互动理论;时间地理;行为地理;城市规划与管理
DOI: 10.11821/dlyj201710012
1 引言
20 世纪60 年代后期,在反思实证主义地理学过分简化空间问题、忽视人的作用的浪
潮中,强调个体和微观过程的行为学派应运而生,为理解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在时空间
[1]
上的复杂关系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后,行为学派不断壮大,
[2]
逐渐形成了强调主观偏好与决策过程的行为主义地理学 、强调客观制约与时空间利用的
[3-5] [6-8]
时间地理学 、强调活动—移动系统与规划应用的活动分析法等多视角的方法论 。
随着行为学派的不断成熟,行为主义地理学、时间地理学、活动分析法等理论与方
[9,10] [10- 13] [14- 16]
法论不断完善与融合,并通过与结构化理论 、GIS 技术 、行为模拟技术 、叙事
[17]
分析技术 相结合,实现了与社会学、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等学科的交叉。然而,现有
研究多关注城市空间对行为的制约和影响,并通过行为分析理解城市空间,但是对行为
与空间相互作用的关注较少,尚未形成空间—行为互动的系统理论。如何对这些方法论
进行凝练、整合和提升,构建解释地理空间与人类行为互动关系的一般理论,是行为学
收稿日期:2017-04-11; 修订日期:2017-07-1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1611130051 )
作者简介:柴彦威 (1964- ),男,甘肃会宁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时间地理学、社会地理学、城
市与区域规划。E-mail: chyw@
通讯作者:申悦 (1987- ),女,辽宁沈阳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地理学和行为地理学。
E-mail: shenyue0519@163.co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极端洪灾情景下上海汽车制造业经济损失与波及效应评估.pdf
- 技术关联与城市产业增长研究.pdf
- 技术扩散还是效率优先——基于“美团网”的中国O2O电子商务空间渗透探讨.pdf
- 季风边缘区湖泊表层沉积物粒度组分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pdf
- 寄托乡愁的中国乡建模式解析与路径探索.pdf
- 绩效视角下区域旅游发展格局的时空动态及耦合关系——以泛长江三角洲为例.pdf
- 家庭式迁移的流动人口住房状况.pdf
- 建成环境对居民购物模式选择的影响——以南京为例.pdf
- 江南丘陵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化及重构——以赣南地区为例.pdf
- 江苏省经济增长动力的时空分析.pdf
- 空间权重对分析地理要素时空关联格局的影响——基于中国大陆省域水资源消耗强度的实证.pdf
- 空间数据统计分析的思想起源与应用演化.pdf
- 空间正义与新型城镇化研究的方法论.pdf
- 跨地方品牌升级的影响因素与路径——ZARA广州案例.pdf
- 跨国公司总部在城市内部的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以上海为例.pdf
- 跨江择居居民的居住满意度及影响因素——以南京市浦口区为例.pdf
- 跨界道路交通对同城化地区时空联系影响研究:广佛案例.pdf
- 跨学科聚焦的新领域:流动的时间、空间与社会.pdf
-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边缘区失地农民适应性研究——以西安市为例.pdf
- 快速城市化区域农村空心化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以长株潭地区为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