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MMPAC 信息No.8
被关闭煤矿的煤层气抽放设计
1. 引言
报废矿井煤层气抽放设计成功的关键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采空区的空气侵入量,并能控
制水的涌入量。抽放煤层气时被吸入采空区的空气会冲淡煤层气,结果会导致减低煤层气的
发热量,并会减低对采空区施加的吸入压力。空气气入过量将限制煤层气的最终利用。
井下巷道是将来自地面抽放站的吸入压力传送到形成储气层的采空区的工具。废弃巷道
是在大范围内将采空区的不同部分与地面抽放连接起来的低阻力通路。报废矿井煤层气抽放
设计的关键是通过控制水的流量和蓄积保持互连巷道的畅通,从而防止部分采空区被隔离。
皆在最大限度低增加报废矿井煤层气抽放量的工程措施可以加入到煤矿关闭计划中。与
在煤矿关闭后再进行改造相比,在煤矿关闭前进行煤层气抽放设计的费用较低,而在煤矿关
闭后进行的煤层气抽放设计往往是不成功的。附录1 中概述了封闭井筒和平巷的技术需求。
2. 空气侵入量的控制
控制空气侵入量需求要有效地处理报废矿井煤层气抽放系统相连的所有通地面通风巷
道,这不仅包括本矿内的通风巷道而且包括临近煤矿的所有通地面通风巷道。必需在矿区平
面图上对所有通地面通风巷道做出标记,然后找到这些通地面通风巷道的地面位置并进行检
查。
煤矿的通地面通风巷道是立井或是倾斜巷道,其范围包括采用最低限度支护的简单巷道
到复杂的工程结构。通地面通风巷道处理方法的选择必须不仅要考虑到形成有效气密密封的
需要,而且要确保地层的稳定性和公众的安全。
施工方法的设计需考虑:
• 现有基础设施及井筒和巷道的结构
• 岩顶部距地表的厚度和基岩顶部的岩土特性
• 覆盖层的厚度与特性
• 地表水的控制
• 辅助风道和扇风机风硐等的处理
• 井筒装备的拆除
• 现有和未来的地面设备
• 筒地面通风巷道周围的开采道路
• 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 未来的用地
• 监控设施
• 维护的需要
处理煤矿通地面通风巷道时需构筑一个立井盖或斜平硐与平硐隔墙。其关键因素包括:
1. 对立井而言,最关键的因素是覆盖层的厚度与特性。
2 . 辅助风道和扇风机风硐应密封。
3 . 平硐隔墙应构筑在坚硬的岩层中,并应嵌入天然岩层中。
4 . 穿过立井盖或平硐隔离墙的管道系统应该是气密的,管道的全长应是等径的,
而且没有弯儿。管道系统要安装得不会产生积水。
5 . 至少要安装两条穿过立井盖或平硐隔离墙的煤层气抽放管。
6 . 管道系统的直径应是以限制压力降到设计最小值。
7 . 应提供监控和维修管道系统及阀门的安全通路。
为在煤矿关闭后便于进行报废矿井煤层气试验和抽放,对煤矿通地面通风巷道进行处理
的工程选择方案的概述见表1。
表 1 煤矿关闭时对煤矿通地面通风巷道进行处理的工程选择方案
位置 问题 工程需要考虑的方面
在基岩顶 • 立井盖的厚度受到地面 • 通过掘进接近施工基面
部构筑立 入口的限制需要在深部 • 将立井盖构筑在无稳定性问题的坚硬岩层的基岩
井盖 进行掘进以便进入 顶部
• 能够进行掘进的工作场 • 用密封剂密封嵌入岩层的立井盖,使立井盖底部
所 的泄露减少到最小
• 立井盖施工基面的工程 • 如有必要在立井盖周围加筑低透气性的阻隔层
地质特性
在深填中 • 填充材料的工程地质特 • 在预制井壁和填充材料上构筑的立井盖的稳定性
的预制井 性与厚度 与实用性
壁上构筑 • 在预制井壁上构筑立井 • 所需的掘进极限深度
立井盖 盖的稳定性 • 在立井盖和预制井壁周围加筑阻隔层以形成有效
密封的必要性
• 辅助风道的密封
用水泥灌 • 充填材料的工程地质特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