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期98.4.4
第2期98.4.4
教導孩子做家事
教導孩子做家事
案情:林太太為了讓孩子專注在功課上,儘量不讓他們分心做別的事,自己包辦生活大小事。直到郵差送來掛號信,她才警覺到事態嚴重,當時林太太正在廚房裡忙得不可開交,叫喚了幾聲無人去應門,電鈴聲不停地催人領信,探頭一看,兩個分別小六和小五的兒子仍黏在沙發裡看電視,林太太問:「為何不應答、也不去應門?」兩個兒子懶懶地嗯了一聲,不約而同地回問:「掛號信怎麼領?」
解說:上述案例中的母親,抱持著傳統母親操持家務的觀念,以為扮好了母親的角色,無形中剝奪了孩子學習的權利。事實上讓孩子分擔適當的家務不但不是浪費時間,反而是培養孩子獨立負責的好時機。
訓練孩子分擔家事首先增強了孩子自我管理和約束的能力,當孩子被要求限時間負責完成某些工作,自然會對自己有所要求。
其次,做家事的孩子較為獨立,要求孩子管理自己的內務意謂著將生活主導權交給孩子處理,讓他學習自己完成被託付的工作。
其三,做家事的孩子解決問題能力較佳,家事也許是生活中大小的瑣事,卻能訓練孩子時間管理的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四,常做家事的孩子對別人的需要較能同理心看待,藉著參與家務,可讓孩子體會勞動的辛苦,進而體貼感謝父母的勞累。
方法:兒童從小就會出現討好大人及模仿成人的行為,所以培養孩子分擔家事的習慣要及早進行,若等到像案例中的年紀就稍嫌晚了。以下是幾點原則與方法提供家長培養孩子分擔家務的參考:
一、讚美與鼓勵:限於體力與身材,兒童分擔家務時難免有不盡理想之處,家長不但不應該批評指教或就此接手,反而應該多讚美。
二、視年齡分擔工作:學習與年齡有正面相關,家事訓練需視兒童的年齡給予他們能承擔的種類與份量,例如:拖地對3至5歲的兒童來說負擔太重,但幫忙排碗筷、搬動小件傢俱、整理床舖等等卻可以做得很好,家長不用顧慮「孩子還小不懂事」而不加以要求。
三、親子共事:親子共事時,孩子可從家長身上學到處理事情的技巧,增進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家長可用比賽的方式增加趣味,在一起做家事的時候還可以順便聊聊天,促進親子間的感情。
四、讓孩子習慣做家事:家務是每天持續進行的工作,習慣養成後父母就不需在孩子耳邊經常叮嚀,孩子也會自動自發。
五、以身作則:家長是孩子的榜樣,若自己也不愛整理內務,或者對家務敷衍了事,很難說服孩子做一個勤快的人。
愛 的 親 職 小 舖
小馨 –利用獎勵制度,建立孩子「要收穫必先付出」的心態。
小玲 –從小教小孩「自我管理」,家事就減少很多。哥哥與弟弟輪流洗碗,如果洗得很乾淨給予讚美;如果弄得亂七八糟會適時幫忙善後,至今孩子都很樂意去做。
小昭 –不肯盡義務(做家事)就不能享受權利(自備早餐、自己洗衣服、自己處理生活必需品)。
小娥 –1.將家事遊戲化。
2.過程重於結果(親子互動),看不過去還是自己要幫忙善後。
小君 –不要事事親為,放手孩子才有機會一起做。
陳媽媽–1.以遊戲好玩的方式開始
2.給獎勵–做完家事完一次戳戳樂。
3.新的家事一定親自示範2-3次,再帶著孩子做幾次。
4.不斷的鼓勵他、讚美他,孩子會越做越開心,最後會養成習慣。
小芳 – 1.當他做得很好時我都會說你真是我的好幫手。
2.家事項目一一列出,請孩子認領,當孩子完成時感謝他。
3.做的不好時告訴他:你做得很好,可惜…(可惜這裡的碗後面油油的,好可惜喔!不然你真是一位洗碗高手!)
4.父母本身要有包容力,如果不是很嚴重的是千萬不要去指責孩子,多用讚美並鼓勵孩子)
小美 –在家中我會要求孩子起床後折自己的棉被,吃完飯後主動將碗筷放入水槽。
小貞 –家是大家的,家事必須大家一起來。
小玲 –平常身教時就將「家事」放入家庭議題,生活在共同環境中,請大家一起努力來完成。
以上感謝志工團家長提供修德家長月刊寶貴的意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