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10-24
PAGE 1
山西平遥古建筑测绘实习报告沈克祥2011/10/24
山西平遥古建筑测绘
实习报告
沈克祥
2011/10/24
山西平遥古建筑测绘
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通过这次测绘实习,巩固《中国建筑史》课程中所学的知识,观察中国古代建筑的形态、古建
筑的结构与形式等建筑特征。增强我们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感性认识。更深的了解了山西传统建
筑的空间布局特点,木结构的做法、细部构造、用材,建筑造型、装饰等。增加了同学们对古
代建筑的热爱,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培养了同学们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
1.时间:2周(2011/10/15——2011/10/28)
2.地点:第一周:山西省平遥县 第二周:学校
三、实习工具
3m 钢卷尺 30m皮尺 铅笔 记录本
四、实习人员
09 建筑学一、二、三 班
本组成员:黄小伟 张雅文 高志勇 顾静君 钟磊 沈克祥
实习内容(论文)
平遥古宅的历史文化与建筑特点
摘要:
“中国古都,是把历史浓缩到宫殿;而古城平遥,是把历史溶解于民居。”平遥基本完好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是中国汉民族中原地区古县城的典型代表。古民居是平遥古城的文化精髓。城内具有保护价值的古四合院3797处,其中有400多处保存比较完整,这些明清建筑,融精巧的匠心于繁华的市面上,撒遍平遥的街头巷尾。传至当代,平遥的整座城池便成了一座庞大的古建筑博物馆了。
关键词:
平遥 古民居 历史文化 建筑特点
正文:
一.古宅的历史文化
当我们一行人浩浩荡荡的靠近这座小城的时候,那高耸的城墙实在是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目,但是它的高大实在无法让我们有一丝的恐惧,那是自然的,柔和的感觉。它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慈祥的屹立。他用他满脸的风霜向我们勾画着历史的流过的痕迹。在这里没有太多现代的洗礼,在这里连空气都没有那么复杂,一切都那么简单。
走进古城,满眼,满耳,都是古朴的气息。青砖,灰墙,红柱,虽然残破。但也是因为这满眼的破落,实在不得不让人想到它历经的无数个春秋,怜惜它被岁月划过的道道伤口。
走进古城的第二天,我们小组开始结伴欣赏这座小城。晨起十分,小镇,小路,人不多,却也不少,不宽的街道两旁,是贩菜的叫卖的声音。热闹中总感觉透着那么点恬静。
平遥记事
平遥古城墙,始建于公元827—782年的周宣王时期。《平遥县志》记载,西周大将尹吉甫、严允曾驻兵于此。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在原西周旧城基础上扩建为今日的砖石城墙。这座县城明、清两代500余年间,先后修葺26次。多次的修葺,使平遥古城墙日益坚固、壮观。平遥古城墙,城池呈方形,略偏东南向。东、西、北三面线条取直,只有南墙沿河走向曲折。城墙周长6157.7米(12.3华里),墙高6-10米;墙外筑护城壕,深、宽各1丈。城门共有6座,各城门外曾设吊桥,瓮城上筑重檐歇山顶城楼;四周各有角楼一座;四面墙体,每隔60米,筑观敌楼一座,整个城墙上共有72座观敌楼。传说,城墙上有垛口3000个,观敌楼72处,是按孔夫子的弟子3000、贤人72的数字修筑的。民间,人民群众根据地平面布局,有“乌龟城”之称。平遥城墙,墙体内填土夯实,外周青砖砌裹,顶部铺砖排水,城墙四角,各建角楼,东南角还建有魁星楼一座。 ????迄今为止,这座城市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原来的建筑格局与风貌特色大体未动。城内及近郊古建筑中的珍品,也大多保存完好,它们同属平遥古城现存历史文物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同为研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建筑、艺术等方面历史发展的活标本。平遥城的一个最显著特点就是四合院式的民居,城内现存传统四合院3797处,大部分仍在使用中,或许法国人对其的评语概括了它的实质:“平遥充分的体现了中国高墙大院下的古老文化。” 旧时的平遥城是票号、富商汇集地,严谨而不呆板的住宅布局,精美、古朴的建筑工艺,都反映了清代的建筑艺术水平和民族特色。
兴盛的商业推动了民俗文化的发展。古城中众多的深宅老院完全得益于平遥商业的发展,就平遥城而言,既不靠近京都,又非战略要地,也非水陆码头,历史上也未见官方有何巨大的投资。平遥的发展几乎完全靠当地人的聪明智慧与勤劳奋斗才闯出了意想中的一片天地,尤其是在明清时期形成了气候:“汇通天下”是日升昌票号的堂前牌匾,也是平遥商业票号业鼎盛时期的真实写照。中国地大物博,却再难找出一个县城能与平遥相比较。平遥人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