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2第三章生物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及方法.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古生物资料在构造地质学方面的应用(续) 现代珊瑚礁在水深20-40m处繁殖最快,深度超过90m就不能生存,同时在超出海面时也停止生长。用此造礁珊瑚的生态习性,可根据珊瑚礁的厚度判断地壳运动的升降幅度,厚度大,下降幅度就大 高山栎、黄背栎生活在干、湿交替的阔叶林,目前它们生活在喜马拉雅南坡2500m处。但在希夏邦马峰北坡海拔5900m处新近纪末黄色砂岩中发现了上述化石。化石产地与生长地差3000m左右,由此推测新近纪以来,青藏高原上升了3000m 青藏高原的隆升 青藏高原主夷平面 4 21 24 ?#? 剖面对比依赖的是各剖面之间所共有化石类别,因此要求参与对比的剖面应该有较好的生物地层研究基础,并且各剖面间有一定量的相同化石类型; 两条剖面对比时,由化石首现点和末现点产生的坐标投影往往并不在一条直线上,对比线应该是一条线性回归线。 对比线的形态很好地反映了对比剖面的沉积特征:对比线的斜率反映了剖面地层的沉积速率与区域平均沉积速率之间的关系。 两条剖面复合对比时,化石首现点总是取较低的点,末现点取较高的点。它可能大于该类别在所有实际剖面上的分布区间,但并不能反映该类别在研究区外的分布时限。 21 22 运用图解对比法可以更准确有效地对比地层,发现剖面中的地层缺失和化石保存及采集中的问题,得出一个比所有剖面都完全的复合标准剖面,以及各个化石在该研究区的最大时限范围。 该对比法并非以数学取代了生物地层学,而是与其他方法一样有赖于详细测量、仔细采集和正确鉴定化石。 在确定对比线的位置时,也必须运用地层研究者的经验来解释年代地层对比的结果。 采用图解对比法,可以很快地积累化石的出现和时限范围资料。 当资料数量比较多时,还可以用计算机进行处理。 23 地层记录是一部反映地球和生物界形成和发展的万卷书,沉积作用则是该书的原作者。 从沉积作用的特征和机理上查明地层记录的特征和属性,对正确使用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和定律,深刻理解地层特征与其时间属性均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形成地层记录的沉积作用和机理千差万别,但概括起来可归结为四类: 24 古生物学在地质学中的应用 ★古生物是地层系统、地质年代表制定的主要依据 ★古生物方法是地层划分和对比的重要方法 ★古生物是恢复古环境的重要证据 ★古生物资料在找矿上的应用 ★古生物资料在地球物理学方面的应用 ★古生物资料在构造地质学方面的应用 3、古生物是恢复古环境的重要证据 能恢复古环境的化石必需是原地埋藏的化石 原地埋藏化石的主要标志: ? 原地埋藏的生物化石往往保存较完整,表面微细构造往往未遭破坏,表面无磨损现象。 ? 原地埋藏的化石个体大小往往极不一致,包含有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个体。异地埋藏的化石由于在搬运过程中的分选作用,常常个体大小较一致。 ? 生物化石保持原来生活时状态的为原地埋藏,反之,为异地埋藏。 原地埋藏化石的主要标志(图解) 左:正常 右:经搬动 3、古生物是恢复古环境的重要证据(续) —— “将今论古”法 根据古生物化石可以恢复古地理、古气候、构造运动等 ①实证古生物学方法——即“将今论古”法 研究现代生物的生活方式,借以判明地史时期同类古生物的生活方式 研究现代生物与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的关系,借以阐明古代生物的生活条件及其生活环境 “将今论古”法的实例 现代造礁珊瑚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底栖固着、浅海、海水清沏、热带、亚热带,纬度、赤道位置)推测古代造礁珊瑚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3、古生物是恢复古环境的重要证据(续)———指相化石分析方法 指相化石(facies fossil):能够明确反映某种特定环境条件的化石 指相化石分析方法实例 植物、动物化石—分出海陆边界(古地理) Lingula(海豆芽/舌形贝)---滨海 造礁珊瑚---浅海;热带亚热带 黑色笔石页岩---较深水滞流还原环境 植物---可分出不同气候带(古气候),成煤期反映气候温暖潮湿 笔石是浮游生物化石,生活在远海的中上层水域中。因此,它们往往指示出深水海洋环境。 在雅安天全须家河组剖面的上样品中分析出丰富的孢粉化石,共计55属95种,其中属于在四川盆地晚三叠世中新发现的有27属63种。 新成果 蕨类植物中以真蕨类为主。现代真蕨植物绝大多数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潮湿气候区,多为林下植物,地质历史时期的多数真蕨也生活在同样条件下,与喜湿热的苏铁植物共同组成热带、亚热带植物群落。因此,上述晚三叠世须家河组中的孢粉化石,反映的古气候为亚热带-热带潮湿炎热气候环境。 广元市河西乡中侏罗统沙溪庙组上段面沉积相柱状图(马门溪龙动物群) 新成果 在四川广元河西乡恐龙化石埋藏地的上沙溪庙组地层中,采获了丰富的双壳类化石,主要包括: Psilunio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