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二轮复习历史专题版:专题跟踪检测(十六)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VIP

2019版二轮复习历史专题版:专题跟踪检测(十六)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跟踪检测(十六) (时间:35分钟 满分:60分)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王猛(325~375年),字景略,汉族人,氐族政权前秦的著名重臣。王猛出身贫寒,愤动乱之世而隐于华山,“博学好兵书”、“怀佐世之志”。前秦氐族贵胄苻坚好读经史典籍,恳请王猛出山,两人谈及兴废大事,“若玄德之遇孔明也”。苻坚即位后,王猛受到重用,官至丞相。时前秦行胡汉分治,氐汉之间、氐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矛盾尖锐。王猛以“黎元应抚,夷狄应和”为基本国策,劝课农桑,兴修关中水利,汉族、匈奴、鲜卑等族有才干者皆被委以要职。在王猛的劝导下,前秦还恢复太学等各级学校,宣扬儒教,考核任用孝悌、廉直、文学之士,“宗室外戚,无才能者皆弃不用”。于是前秦大治,仓库充实,百姓丰乐,“四夷宾服,凑集关中”。376年,前秦灭前凉和代国,统一北方。前一年,王猛病逝,苻坚极其哀痛道:“天不欲使吾平一六合耶?何夺吾景略之速也?” ——摘编自贾俊菊《乱中求治——试论前秦治国贤相王猛》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猛出仕前秦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王猛的治国之策。(9分) 解析:第(1)问,可以从王猛个人才能、君主苻坚和时代环境方面来分析。第(2)问,结合材料“夷狄应和”“劝课农桑,兴修关中水利”“宣扬儒教”得出王猛的治国之策。 答案:(1)原因:王猛才学兵略出众,有经世之志;前秦君主苻坚有统一天下的雄心,赏识和重用王猛;东晋实行九品中正制,寒门子弟受到压制(东晋统治者偏安江南,不思进取)。 (2)评价:在群雄竞争的形势下,王猛的治国举措卓有成效,壮大了前秦国力,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推行儒学教育,以才任官,扩大了儒学的影响,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发展进步;“和夷狄”政策顺应了民族融合趋势,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吴宓,1894年生于陕西泾阳。他曾就读于三原宏道书院,受关学熏陶。1911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1917年,23岁的吴宓赴美国留学,1918年改读西洋文学。1921年吴宓回国,即受聘在国立东南大学文学院任教授,以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印度佛学整理及中国儒家学说这四大传统作比较印证……开设“中西诗之比较”等课,开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之先河。1922年吴宓等人创办《学衡》杂志,于新旧文化取径独异,持论固有深获西欧北美之说,未尝尽去先儒旧义,故分庭抗议,别成一派。吴宓因坚持“儒道思想为国之本”被鲁迅戏称为“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文化大革命”中,吴宓受到残酷批斗,但他依然不思“悔改”,蹲身牛棚,犹大写“我罪实质……以为中国文化极有价值,应当保存并发扬光大”之类的文字。1978年1月逝世,1979年得以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鲁迅将吴宓戏称为“现代中国的孔夫子”的历史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吴宓先生。(6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吴宓先生被鲁迅戏称为“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时的时间和吴宓先生的主要经历等以及所学知识分析作答。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开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之先河”“1922年吴宓……于新旧文化取径独异……别成一派”“吴宓受到残酷批斗,但他依然不思‘悔改’”等和所学知识评价即可。 答案:(1)历史背景: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儒学;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民国初年思想解放;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评价:吴宓先生学贯中西,对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具有开创之功;他反对新文化运动对儒学的全盘否定,坚持儒学为立国之本,体现了他冷静、理性的学术精神;“文化大革命”中他用生命守护中华传统文化,表现了崇高的文化责任感和使命感。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摘编自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马克思的重大研究成果。(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恩格斯所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的涵义,简述体现在马克思身上的宝贵精神财富。(9分) 解析:第(1)问,根据“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得出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根据“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得出发现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社会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叶倾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