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XX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
XX年高考语文复习指导 安乡一中肖志国 2 3 4 5 XX年高考就要到了,为了帮助考生朋友们更好地记忆高中语文知识,小编在这里准备了XX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文言文高频字词归纳,希望能够对考生们有所帮助!第一,古今异义 文言文词汇与现代汉语最大的不同是,文言文词汇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文词汇以双音词为主。“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中的“智力”是“智谋”和“力量”的意思。“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中的“妻子”是“妻”和“子”的意思。“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中的“卑鄙”,“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浅陋。“智力”“妻子”“卑鄙”都是两个词的临时组合。一般都是单独使用的。 学过的文言文中,这样的词汇比比皆是,同学们要善于搜集和整理。如,中国、江河、亲戚、非常、绝境、无论、无日、殷勤、更衣、豪杰、往往、何苦、鱼肉、肉食、不过、其实、春秋、垄断、美人、左右、约束、大风、一切、烈士、牺牲、交通、宣言、扶老、秋天、留意、举手、老子、鞠躬、小生、一毛、怠慢、口舌、丈人、痛心、不好、风流、操持、学者、开张、妖怪、有意、地方、山东、人情、把握、致意、从容、便宜、无赖、慷慨、故事、南面、老大、可怜、小子、逢迎、斗争、同志、活人、束手、知道、指示、行为、祖父、会计、作文、晓畅、具体、前进、即使、或者、作息等等。 以上列举的词汇,可以分类记忆,也可笼统记忆。分类共有6种:1.两个单音词组合,如“智力”、“妻子”;2.词义扩大,如“中国”、“江河”;3.词义缩小,如“亲戚”;4.词义转移,如“婚姻”;5.词义弱化,如“痛心”;6.偏义复词,如“作息”。无论采用哪一种记忆,最好的方法是用例句形式。同学们将带有这些词汇的句子抄录下来,并注明其“古义”,记在脑海里,久而久之,便形成能力。 第二,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汉语词汇中的普遍现象,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更多,也是较难掌握的一项。如何掌握一词多义呢? 一要“因文定义”。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阅读古今文章的准则。比如,次: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书:1.乃丹书帛曰(书写)2.得鱼腹中书(字条)盛:1.西湖最盛(华美)2.今春雪甚盛(多)等:1.公等遇雨(各位)2.等死,死国可乎(同样)或:1.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有的人)2.一食或尽黍一石(有时)苟:1(转载于:写论文网:XX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苟富贵,无相忘(假如,如果)2.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只要)易:1.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改变)2.天下事有难易乎(容易)3.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交换)谢:1.为我谢曰(致意)2.长跪而谢之曰(道歉) 二要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如,负、亡、见、从、令、让、权、夷、迁、多、伐、行、休、观、寻、序、极、事、奉、被、齿、服、图、尚、使、货、备、经、审、将、居、顾、封、修、信、适、复、拜、度、除、绝、贾、乘、称、造、资、案、疾、朔、唱、售、断、旋、率、属、绳、朝、策、善、靡、微、引等等。 第三,假借义 假借,六书之一。音同而义异的借音字。许慎《说文解字》“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就是说语言中某些词有音无字,借用已有的同音字来表示。中学语文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把假借与通假等同起来,不再细化。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前者“本无其字”,后者“本有其字”。这里我们姑且统一使用教材的提法。 教材中的这种情况很多。如,1.“不”通“否”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2.“禽”通“擒”。将军禽操,宜在今日。(《赤壁之战》)3.“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4.“反”通“返”。父母者,人之本也。人 穷则反本。(《史记?屈原列传》)5.“见”通“现”。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6.“具”通“俱”。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7.“要”通“邀”。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8.“受”通“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9.“属”通“嘱”。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10.“生”通“性”。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11.“菁”通“精”。吾党菁华,付之一炬。(《〈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12.“逝”通“誓”。逝将去女,适彼乐土。(《硕鼠》)等。再说虚词。虚词是同实词相对的一些词。它在汉语语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实词,主要辨别它的意义;对于虚词,则要辨别它的用法。文言虚词有几百个,使用频率很高。常见的文言单音虚词有(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耳、故、或、既、然、遂、已、矣、安、但),这里所列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