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三章心理疲劳与过度训练 本章内容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特点是什么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监测运动性心理疲劳 如何控制运动性心理疲劳 第一节 心理疲劳与生理疲劳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特点是什么 心理负荷与生理负荷有何不同 心理疲劳与心理耗竭有何不同 运动性心理疲劳有那些表现 如何为运动性心理疲劳下定义 二、心理疲劳与心理耗竭有何不同 心理耗竭也称身心耗竭或崩溃,它由于经常不能(或完全不能,或者基本上不能)有效适应训练或比赛应激的要求而产生的一种耗竭性的心理生理反应 产生心理耗竭的主要原因是高心理压力,形成的过程较长,结果较严重,有明显的行业特点。 相比而言,心理疲劳似乎能够更加准确的描述相关现象,其理由是 第一,它可以较好的与生理疲劳相对应,分别说明两类相关但又不同的现象及其交互作用 第二,与生理疲劳一样,它更容易容纳积极作用,表达疲劳---适应---再疲劳---再适应的适应性意义 第三,它更容易体现发展过程,而不是仅仅是突出结果 三、运动性心理疲劳有哪些表现 心理疲劳会伴有诸多生理症状,但主要表现为心理症状。运动员发生心理疲劳(自己判断为心理疲劳)时常见的现象包括心理症状,行为症状,动机下降,消极情绪和消极评价5个方面。 四、运动性心理疲劳定义 心理疲劳定义问题目前为止仍是心理学家争论的的焦点之一。戴尔和温伯格曾经针对心理学界对心理疲劳所下的定义进行过一个小结,认为这些定义之间有一个共同点: 第一,心理疲劳中包含一种耗竭感,包括身体的、心理的以及情感的。 第二,这种耗竭感会导致个体对他人反应的消极变化,如冷嘲热讽,缺乏人性化,缺乏精力和同情心等。 第三,心理耗竭具有成就感降低的特点,这会导致运动成绩下降之间的恶性循环并使自尊降低进而产生退出念头 第四,心理耗竭是对持续压力的慢性反应,这与剧烈压力下的偶然应激状态不同。 我们认为,在竞按技运动领域,运动性心理疲劳是运动员在应对内源性压力和外源性压力时,心理资源及生理资源被不断消耗而没有得到及时补充时所出现的心理机能不能维持原有心理活动水平即心理机能下降的现象,具体表现在情绪维度、动力维度、认知维度、行为维度和生理维度的改变上。 第二节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原因 一、各种理论模型是如何概括的 二、可以进行更为简化的区分吗 一、各种理论模型的概括 (一)认知---情感应激模型 史密斯提出了一个四个阶段、以应激为基础的心理耗竭模型,叫做认知---情感应激模型 在该模型中,心理耗竭被理解为对长期的应激所做出的反应,表现为运动员在心理上、情感上乃至身体上不愿再从事先前从事和喜爱的运动。 心理耗竭产生过程可分为4阶段 情境要求 认知评估 生理反应 行为反应 史密斯还认为,个人的人格和动机因素对运动情境的应激反应具有调节作用。也就是说,一个人独特的人格和内部动机常常决定他是否会产生心理耗竭 (二)消极训练应急反应模型 席瓦尔提出的消极训练应激反应模型认为,对训练应激的消极反应,是产生心理耗竭的原因。 在这个模型中,疲惫、过度训练和心理耗竭合称为训练应激综合症。而训练应激综合症是导致运动员退缩的直接原因。 (三)投入模型 史密特和斯坦恩曾提出了一个关于“心理耗竭和退出运动的投入模型” 这个模型简单的说,就是个体参与体育运动的投入和所得的评价,可以分别用来预参与者究竟是继续参与这项运动还是感到心理耗竭乃至退出。具体的说,运动员是根据对5个因素的评价来决定自己对参与体育运动的看法。 这5个因素分别是 参与某项运动所获得的回报 所付出的代价 满意度 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其他选择 (四)单一认同的发展和外部控制模型 柯克利认为,应激和个人原因固然重要,但是不能忽略社会因素对运动员特别是青少年运动员的影响。 柯克利认为竞技体育运动的社会组织体系对青少年运动员造成的单一认同以及过多的外部控制,是运动员产生心理耗竭的社会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竞技体育运动的组织机构对此负有责任 柯克利将心理耗竭做了如下定义:“一种以社会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现象。青少年运动员通过这种关系认识到参加体育运动已成为他们个人发展的死胡同,他们因此而变得无所适从 在单一认同发展和外部控制模型中,心理耗竭的产生有两个社会原因 一是运动员发展体育运动意外的才能的愿望无法实现 二是运动员感到自己在生活中的选择权几乎都被训练和竞赛所控制 这两个原因很可能导致他们心理衰竭,最终退出运动场 有些运动员并不感到疲惫的可能原因有三: 第一,运动员的生活机会很少,他们不可能想象其他比体育运动更诱人的职业 第二,运动员由于参加体育比赛而获得了许多其他人无法得到的机会 第三,取得成功的运动员会得到更高的奖励,因而受到各方面的限制,他们并未意识到其他更诱人的选择。 上述四个理论模型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运动员(包括锻炼者)心理耗竭的原因。这些模型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园博园全套讲解词.doc
- 园丁赞歌 记叙要选好角度.ppt
- 园林绿化、小品、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案模板.doc
- 园林绿化苗木采购.doc
- 园林绿化设计施工收费标准.doc
- 园林苗圃课程标准.doc
- 园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doc
- 园艺专业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doc
- 员工常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doc
- 员工出差管理制度及表格.doc
- GB/T 42125.2-2024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 第2部分:材料加热用实验室设备的特殊要求.pdf
- GB/T 42125.18-2024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 第18部分:控制设备的特殊要求.pdf
- GB/T 15972.40-2024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40部分:传输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衰减.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5972.40-2024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40部分:传输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衰减.pdf
- 《GB/T 15972.40-2024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40部分:传输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衰减》.pdf
- GB/T 17626.36-2024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第36部分:设备和系统的有意电磁干扰抗扰度试验方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7626.36-2024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第36部分:设备和系统的有意电磁干扰抗扰度试验方法.pdf
- 《GB/T 17626.36-2024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第36部分:设备和系统的有意电磁干扰抗扰度试验方法》.pdf
- GB/T 18851.1-2024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 第1部分:总则.pdf
- 《GB/T 18851.1-2024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 第1部分:总则》.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