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文选解读 郑明璋.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目录 一、晏子1 庄王矜勇力不顾行义1 景公问天下之所以存亡6 二、荀子10 劝学 10 天论28 性 44 三、管子65 牧民65 治国76 四、商子85 更法85 开塞92 五、韩非子103 定法103 五蠹111 六、吴子141 图国(节选)141 七、司马子 149 仁本(节选)149 八、列子157 黄帝(节选)157 汤问 ·愚公移山166 九、文子171 自然(节选)171 十、墨子 179 兼爱上179 非攻上186 十一、尹文子 192 大道上(节选)192 十二、慎子203 威德203 十三、鹖冠子212 天则(节选)212 十四、吕氏春秋221 察今221 贵公229 十五、公孙龙子235 白马论·白马非马235 十六、纵横家240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240 冯谖客孟尝君250 序 言 序 言中国散文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散文就臻于成熟。而在古代散文 当中,先秦诸子散文又有着特殊的地位,它们以崭新的思想意识和超凡脱俗的艺术成就闪烁着 灿烂的光辉,是一朵亮丽的奇葩,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代文学与文化产生 了重要的影响。 我们知道,在春秋战国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开始向以地主经济为主体的封建制转 变,而这种转变,又带来了政治主张、思想意识等的巨大变革。此时,一部分具有政治发展眼 光、具有一定技能或才能的知识分子开始活跃于社会的各个领域。面对急剧变化的政治形势, 他们为了各自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大胆地发表意见,各派之间互相攻击辩难,以致形成了颇具 学术气味的百家争鸣。同时,诸侯为了称霸的需要,也竭尽全力招揽各种人才,因此各种政治 势力蜂拥而起。诸子百家便由此应运而生。正如鲁迅先生所说: “周室寝衰,风人辍采,故 曰: ‘王者之迹熄而诗亡。’志士欲救世弊,则穷竭神虑,举其知闻。而诸侯又方并争,厚招 游学之士;或将取合世主,起行其言,乃复力斥异家,以自所执持者为要道,骋辩腾说,著作 云起矣。然当时足称显学者,实止三家,曰道,曰儒,曰墨。” (《汉文学史纲要》第三篇,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 诸子的提法,最早见于汉代班固的《汉书 ·艺文志·诸子略》。班固在《汉书 ·艺文志》中提 及了 140多家,今天尚存的仅有20多家,而且大多出于后代人的伪托。诸子百家的言论,则 见于先秦时代。《庄子 ·秋水》篇中就说过公孙龙的言论是 “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 (陈 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荀子 ·解蔽》中也说当时的政治情况是 “诸侯异政,百家异说” (章诗同《荀子简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其实,所谓 的百家只是一个约数,在《庄子·天下》篇中仅仅有11家。这11家是分别是墨翟、禽滑厘、 宋钘、尹文、彭蒙、田骈、慎到、关尹、老聃、庄周、惠施等。《尸子 ·广泽》举六家:墨 子、孔子、皇子、田子、列子、料子等。《荀子 ·非十二子》也只是列举了12家,分别是它 嚣、魏牟、陈仲、史、墨翟、宋钘、慎到、田骈、惠施、邓析、子思、孟轲。《吕氏春秋·不 二》中提到了10家。这10家是老子、孔子、墨子、关尹、列子、陈骈、阳生、孙膑、王廖、 倪良。由此可见,所谓的诸子百家,只是形容其数量众多,并不是实有百家。 就先秦诸子散文中的派别而论,《庄子 ·天下》、《荀子·非十二子》将之分为六派,但还没 有某某家的称呼。在《孟子 ·尽心下》和《韩非子 ·显学》中则最早出现了儒和墨的名称。如 《孟子》:“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墨。” 《韩非子》说:“世之显学,儒、墨也。” 这种派别的划分大致是在汉代。《史记 ·太史公自序》引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开始列阴 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汉书·艺文志》又增加了纵横、杂、农、小说,此外又列 兵家、方技。也就是说,所谓诸子百家的散文,在当时应该有12家,即儒、墨、道、法、 名、杂、纵横、农、小说、兵、方技、阴阳。 一般来说,先秦诸子散文大都是哲理性很强的文章,但是诸子在表述自己的哲理和政治主张时 又往往大量使用文学手法,这就使他们的散文具有很强的文学性特征。这种文学性特征,首先 就表现在诸子为了能够更有效地说理而大量使用寓言、夸张、虚构等艺术手法,增强了文章的 生动性和形象性。例如《韩非子》中就保存了大量的寓言故事,像 “自相矛盾”、 “守株待 兔”、 “郑人买履”、 “买椟还珠”等。它的《说林》和内外《储说》更是由寓言故事编缀而 成的。这些寓言,构思奇特,含意深刻,想象丰富,耐人寻味。其次表现在诸子在论证时,手 段多样,他们或抒情,或说理,或叙事,或写景,不拘一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