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课件:内镜与感染控制方英.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内镜与感染控制方英.ppt

* * * * 3 (一)内镜清洗消毒的基本要求(FDA 何谓高水平消毒(HLD),指杀灭所有细菌,病毒,繁殖体,真菌等微生物,包括一部分芽胞。 * 4(二)SGNA软镜洗消的感控标准 工作人员 :必须要有相应的资格标准,不允许临时应用,只有能阅读、理解和执行内镜洗消规范的人员承担此工作。具备内镜相关知识,洗消相关知识,高水平消毒剂知识,个人防护知。 教育与培训:必须做定期的内镜洗消培训,自觉遵守感控原则,避免交叉感染。 质量保证:包括监督、培训、年度资格检查、保证适当的设备与辅助材料、报告感染的程序、专人负责处理洗消流程。 * * 60、清洗酶的作用机理 何谓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同时具有亲水基和疏水基的物质,它能起到结合和运送污物的作用。 * * * * 5、 (三)国际消毒剂气体管理标准关于戊二醛作业环境中的最大容许浓度,欧洲和美国 都以国家安全卫生局的规定,规定了上限值。而且趋势更 加严格,将从0.2PPM降低到0.05PPM。但是日本的现状是, 相关学会的方针还没有将戊二醛列入其中。 对于换气方法及其程度,SGNA的2000版准则已经提出 了具体方针。日本也在2000年9月的消毒委员会报告中就 GA使用时的换气,强烈推荐使用强制性排气装置。 对于作业人员的防护手段,看不出太大的差别,但是, 由于高过滤的口罩反而容易滞留蒸气,在SGNA禁止使用, 这一点似乎有别于其它规定。 * 最低有效浓度(MEC)是指厂家标签规定可再使用的高水平消毒剂所必须得有效活性成分的最低浓度 * * 15、最新SGNA规范关于生物膜定义描述 美国胃肠病护理学会在2007年版的内镜洗消规范中给内镜生物膜下了定义。EPS(细胞外聚和物) * 10、对生物膜研究的最新认识 最新的研究认为生物膜、、、、、 * * * * * 20、人为过失 * 16、最新SGNA规范关于生物膜危害描述 SGNA规范又对生物膜的危害作了描述。国外的研究者认为:及时有效的清洗过程是对付生物膜形成的最好防御措施。 * * * * 16、最新SGNA规范关于生物膜危害描述 SGNA规范又对生物膜的危害作了描述。国外的研究者认为:及时有效的清洗过程是对付生物膜形成的最好防御措施。 * * * * 1、最佳标准 采用全自动,无菌水漂洗。清洗刷及海绵采用一次性使用,2、常规标准 清洗刷,海绵一次性或高压消毒刷子及一次性海绵。流动过滤水飘洗 3、最低标准;用洁净的刷子和海绵,肥皂水及洗涤剂替代酶,饮用水漂洗。冲洗速度250ML/分钟。 * 48、重视内镜生物学检测 GENCA和GESA(澳大利亚护理学会和内镜学会)推荐;与一个临床微生物专家紧密合作以获取最合适的结果,定期进行微生物检测是保证内镜安全的一个部分:对内镜和AFERs进行合理的细菌监测是内镜清洗中控制感染的一件最困难事情。内镜微生物测定是正确清洗及消毒内镜是否合格的一个指标监控,是严格遵守推荐的操作过程的标志,也是测定清洗设备完整性的标志。许多学者研究了ERCP过程中被污染的内镜感染传播的过程。据报道:ERCP相关的细菌移位,感染率为0.6~1.1%,其中死亡的发生率为26%,主要为并发化脓梗阻性胆管炎。尤其是胆道阻塞、免疫低下者在行ERCP术后特别易发生感染。但是在感染的发生过程中,被涉及到的内镜,当时人们可能并没有被察觉到已经污染,从而导致了严重的临床感染发生。对于生物学检测还有许多的细节在此需要特别强调;、、、、、、 * 47、内镜洗消失败的因素 在美国各个健康机构,已经明确许多例胃肠内镜清洗和消毒的失误导致病人感染的报道。这些情况与操作者的失误和清洗设备的故障相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微生物污染可能发生的情况:A 清洗和消毒不恰当或缺乏,B 内镜损坏。二、不正确的清洗和消毒可能发生在以下过程手工清洗: 包括清洗的各步骤,生物材料的干燥、 某个步骤的清洗过程出现失误、D管道连接错误,没有清洗到设备的某个部分。消毒:失误发生可能由于使用了不合适的消毒剂、不正确的消毒浸泡时间或频繁使用已经污染的AFERs。 三、内镜损坏:不可能充分检查内镜的内部通道。破裂、裂缝、连接处的损坏、腔壁上的小洞等可能是引起细菌污染的原因,而这些原因是不可能通过常规检查发现的。四、漂洗的水质。 由于以上几个原因也可以使内镜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并产生强力的致病力导致交叉感染。 * 52、因为前清洗可有效降低内镜的生物负荷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无论采用机器洗消还是手工洗消,第一步的手工预刷洗是必不可少的步骤。美国消化内镜杂志和胃肠病护理杂志都报道了预清洗可以有效地降低内镜生物负荷。 * 49、浙江省76所医院内镜生物学监测率调查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作为浙江省内大医院中最具规模的消化内镜中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