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二次选考历史专题质量检测:(二) 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 .docVIP

2019年浙江二次选考历史专题质量检测:(二) 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质量检测(二) 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2018·诸暨期中)如图是2016年5月中国邮政发行的“二十四节气”特种邮票中的两张,这两张邮票最能直接体现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  ) A.土地私有        B.铁犁牛耕 C.自给自足 D.耕织结合 解析:选D 第一张图片内容是男耕,第二张图片内容是女织,两张邮票最能直接体现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相结合,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土地私有、铁犁牛耕,排除A、B两项;自给自足是生产的目的,是满足自己生活需要,材料无从体现,排除C项。 2.据《国语·晋语》记载,春秋末年,晋国贵族范氏、中行氏的子孙因国内政治斗争失败避难到齐国后,从事农耕,牛也从“宗庙之牺(祭祀用的牺牲品)”变为“畎亩(田地)之勤”。这表明了(  ) A.春秋时出现了牛耕技术 B.农耕经济取代游牧经济 C.宗法和宗庙已不受重视 D.铁器和牛耕已得到普及 解析:选A 根据材料“春秋末年……从事农耕,牛……变为‘畎亩(田地)之勤’”可知,春秋末年,农业生产中出现了牛耕技术,故A项正确。 3.下图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据此推断空缺方框a、b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 A.铁犁牛耕、家庭农业 B.奴隶制经济、封建农业 C.集体劳作、自然经济 D.集体劳作、铁犁牛耕 解析:选D 早期农业从生产关系角度来看是一种集体劳作,而小农经济从生产力发展来看,采用的是铁犁牛耕,故D项正确。 4.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年)中指出:中国道路,固然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地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却也从此“停滞于静止的状态了”,看似“未曾退步”,却也难以前进,毕竟这种“静止”状态自马可·波罗访华已经延续了500年之久。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当时的中国(  ) A.与西欧相比中国经济落伍 B.国家经济政策保守落后 C.难以抵挡工业文明的冲击 D.固守传统农耕经济模式 解析:选D 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并已经进入机器生产的时代,从这样的角度来看,亚当·斯密认为中国经济“‘停滞于静止的状态了’,看似‘未曾退步’,却也难以前进”,指的是生产方式没有实现质的飞跃,始终停留在传统的农耕经济形态,故D项正确。 5.《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杰诸侯强族于京师。”作者认为,汉初商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统一 B.鼓励开发 C.盐铁官营 D.抑制豪强 解析:选A 据材料“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可知国家统一,为汉初商业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故A项正确。 6.(2018·湖州、衢州、丽水联考)汤显祖任遂昌知县期间,勤政惠盯民,春耕时节都要率衙役带着花酒和春鞭,举行“班(颁)春劝农”仪式,劝农人勤作农事。这一材料主要印证了(  ) A.政府重视农业的思想 B.农业生产耕作上的适时性 C.经济形态上的封闭性 D.农业经营方式上的分散性 解析:选A “劝农人勤作农事”等字眼表明材料强调政府重视农业,A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涉及农业生产耕作上的适时性的信息,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出小农经济的封闭性,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农业经营的分散性,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7.明代手工业者一律编入匠籍,隶属于官府,世代相袭,实行轮班或住坐为国家服役。(明)嘉靖四十年(1562)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清政府决定废除这一制度,“各省俱除匠籍为民”。匠籍的这些变化(  ) A.客观上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B.根本原因是工匠的反抗斗争 C.反映了明清时期手工业走向衰落 D.说明了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解析:选A 匠籍制度的废除、国家对工匠人身控制的减弱,增加了自由劳动力,客观上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故A项正确;匠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官营手工业走向衰落,民营手工业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匠籍制的变化由“征银”到“俱除匠籍为民”,没有涉及民营手工业,故D项错误。 8.据史料记载: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始定江南夏税折征木绵(棉)等物;大德年间(1297~1308年),松江乌泥泾的妇女以棉纺织为副业的有一千余家,所织棉布成为名扬远近的商品。这反映了元朝棉纺织业(  ) ①在江南地区普遍推广 ②技术水平有很大提高 ③已占据经济主导地位 ④成为政府的税收来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B 根据材料,政府在江南地区夏税折征木棉,说明江南地区盛行棉纺织,故①正确;官府折征木棉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叶倾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