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汽 AMT 培训教程
WABCO
维学院
2018 年 8 月
目录
一、AMT 原理系统组成3
二、AMT 车辆驾驶5
1.AMT 的使用 5
2.车辆起步 6
三、AMT 各部件功能介绍13
1.产品描述 13
2.安装注意事项23
3.产品安装 26
4.系统电路原理图32
四、AMT 动力系统机械部分36
五、AMT 动力系统电气部分52
六、AMT 的维修60
七、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73
1.硬故障 73
2.软故障 75
八、推荐保养注意事项76
九、AMT 系统需要注意的问题 89
2
一、AMT 原理系统组成
AMT——电控式自动机械变速箱
AMT 机械 自动变速器:在手动变速器基础上加一套电控换挡系统。
优点:成本低,尤其适用于卡车。
缺点:换挡时存在动力中断、导致换挡冲击
AMT 控制系统组成
3
AMT 手柄总成:WG9700240030/1;
X-Y 执行机构:WG2209210001/1;
插分挡气缸总成:WG2209230005/1;
范围挡气缸总成:WG2209100005/1;
输入轴传感器:WG2209280005/1;
输出轴传感器:WG2209280006/1;
带位置传感销轴的螺母:WG2209230010/1;
离合器执行机构:WG9700240035/1;
TB 电磁阀:V
AMT 的优点
舒适性
操作简单:省去换档动作, 降低驾驶员行车时尤其在交通状况比较复杂的情
况时的工作强度;
运营可靠性
无换挡错误,延长变速箱的寿命;
经济性
AMT 自动换挡油耗相当于一个熟练驾驶员的驾驶水平;
整车的参数配置是影响油耗的关键
4
二、AMT 车辆驾驶
1.AMT 的使用
换挡手柄功能介绍
仪表盘挡位信息显示
5
自动模式A
在 自动模式下,AMT 将根据车辆的运行状况自动选择挡位,驾驶员也可以干预挡。
注意:如果驾驶员要求的挡位不适合车辆当前的运行状况,只要发动机的转速允
许,AMT 将不会拒绝换挡请求。
手动模式M
在手动模式下换挡的请求都是由驾驶员发出的。
挡位切换和离合器的控制是由AMT 系统自动完成的。
注意:如果驾驶员要求的挡位不适合车辆当前的运行状况,AMT 将会拒绝该请求。
经济模式E和 vvvvvvvvvv 动力模式P
动力模式下,AMT 的自动换挡将使发动机尽可能发挥出最大的动力输出,加
速性能最好
经济模式下,AMT 的自动换挡将使发动机尽可能运行在最经济的状态下,油
耗最低
爬行模式C
用于因车辆超载严重或者在松软、泥泞路面,重载上大坡等极限工况辅助起步。
在该模式下进行起步时,AMT 系统将要求发动机达到一个较高的转速后才开
始结合离合器起步。
2.车辆起步
车辆起步时,必须保持车辆静止;
车辆起步前,必须把确保系统气压在 6.5bar 以上
起步挡的选择
(1)默认的起步挡
按住 ‘F’向前推,AMT 会挂入默认的起步挡
(2)驾驶员自主选择起步挡位:
如果驾驶员选择 3 挡起步,则连按 ‘F’3 次,第 4 次按住 ‘F’并向前推手
柄,则挂入 3 挡起步;如果选择 4 挡起步,则连按 ‘F’4 次,第 5 次按住 ‘F’
并向前推手柄,则挂入 4 挡起步;其他挡位以此类推,可以选择挂入其他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共四套).docx VIP
- RBA8.0手册+程序文件+表单(格式可转换WORD).pdf
- 第六课++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全一册下学期期中考 (统编版五四学制2024).pptx VIP
- 17J008: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docx VIP
- 论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docx VIP
- Q_UALW 001-2017博落回提取物.pdf
- 中医护理科普比赛.pptx
- 【水利课件】8 面板堆石坝.ppt
- 测量与地理信息系统(MGIS)作业指导书.doc VIP
- 管理制度的全面协同与协作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