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课件:起搏器基础知识.ppt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起搏器基础知识.ppt

VVI,60 ppm 60 ppm VVI起搏 DDD起搏 DDD, 60 ppm 心房节律 间发性 房室传导功能 变时性功能 变时性功能 DDD/DDDR VVI/VVIR DDD DDDR AAI AAIR 正常 不正常(房扑、房颤等) 正常 不正常 正常 不正常 正常 不正常 是 不是 起搏模式选择 起搏器适应证 心脏解剖及传导系统 起搏器适应证 起搏系统构成 起搏器的NBG编码 起搏器植入 起搏器随访 内容导读 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检查(血、尿、便、凝血功能、ECG、Holter、胸片、超声心动等) 停用抗凝药物(阿司匹林1周,低分子肝素12小时,华法林3天) 术前谈话及签字 介绍手术如何进行 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讲得越透彻,麻烦越少!) 病人或家属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 备皮(双侧颈、肩、胸壁) 术前禁食6小时 建立静脉通道,术前半小时给予抗菌素 手术步骤 皮肤消毒,局麻,切开 选择血管入路(头静脉、锁骨下静脉、腋静脉、颈内静脉...) 制作起搏器囊袋 放置电极导线 测试起搏参数(阈值、阻抗、P/R波振幅、膈神经刺激) 固定电极导线 起搏器与电极导线连接 起搏器放入囊袋 缝合伤口 手术通常1~2个小时 头静脉切开法 锁骨下静脉穿刺法(或腋静脉、或颈内静脉) 血管入路 锁骨下静脉 头静脉 血管入路 vein pick lead vein ligature 头静脉切开法 直径大小(型号):6?10 F 穿刺鞘(撕开鞘) 穿刺鞘(撕开鞘) 穿刺法 锁骨下静脉穿刺法 (1) (2) (3) (4) 穿刺法 (5) (6) 穿刺法 优点 缺点 切开法 并发症少,不会引发气胸、血胸,远期不会发生“锁骨下挤压现象” 寻找头静脉费时费力,过细、痉挛、走行异常、缺如 (10%) 穿刺法 简便、快捷 易引发气胸、血气胸、血栓、气栓,锁骨下动脉损伤,远期易发生“锁骨下挤压现象” * 穿刺法与切开法比较 ? 心室电极导线固定于右室心尖部 ? 心房电极导线固定于右心耳内 电极导线的定位 测试内容: 阈值 (电压) 阻抗 P/R波振幅 P/R波斜率 膈肌刺 (5/10V) 带植入模块的ICS 3000 起搏参数测试 – 起搏分析仪 ERA 3000 Reliaty 右房 右室 左室 阈值 (V) ? 1.5 ? 1 ≤3.5 V (2.5 V最理想) 阻抗 (?) 400~1200 (高阻抗导线2000) 400~1200 (高阻抗导线2000) 400~1200 (高阻抗导线2000) P/R波 (mV) ? 2 ? 5 ? 5 斜率 (V/s) 0.3 0.5 0.5 脉宽 (ms) 0.5 0.5 0.5 术中测试正常值 电极导线的X线影像 起搏器 电极导线 术后处理 即刻: X光胸片(正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 起搏器程控(如需要) 后期: 沙袋压迫止血6小时,密切观察伤口,有无出血及血肿,第3天换药一次,更换敷料 术后卧床24小时,第二天下地床旁活动 心电监测3天,观察起搏器的起搏和感知功能 静脉给予抗菌素48小时 术后7天拆线(用可吸收缝合线者此步骤省略),更换敷料 出院前起搏器测试 术后注意事项 饮食无特殊要求 注意观察伤口,出现红、肿、热、痛及时就医。术后2周可以洗澡 1个月内起搏器侧上肢轻微活动,避免高举手臂,3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 每天安静时数脉搏,如果低于起搏器设定的频率,及时就医 家用电器通常不会影响起搏器的工作 手机要远离起搏器15cm之外,用起搏器对侧的耳朵接听手机,不要将手机放在上衣口袋内 禁止靠近大功率电器设备(如大功率电机、内燃机、变压器、变电站、雷达站等) 快速通过机场安检及超市的防盗系统不会影响起搏器,乘飞机时出示起搏器识别卡 远期注意囊袋的破溃问题,尤其较瘦的病人 有些医疗的诊治是禁忌的,如MRI、高频物理治疗等,除颤电极离开起搏器10cm 囊袋血肿 电极导线脱位、微脱位 阈值升高 感染(局部、全身) 心律失常(房颤、室速、室颤、心脏停搏) 气胸、血胸、血气胸 血栓或栓塞 心肌穿孔、心包填塞 急性肺水肿 过敏反应 神经损伤 肌肉/神经刺激 起搏器综合征 囊袋破溃及感染 起搏系统障碍(电子元件故障,电极导线绝缘层破损、导线断裂,电池提前耗竭) 并发症 心脏解剖及传导系统 起搏器适应证 起搏系统构成 起搏器的NBG编码 起搏器植入 起搏器随访 内容导读 起搏器随访 起搏器患者务必定期到医院随访 随访时间表:出院前,1个月,3个月,之后每6-12个月,即使无任何不适,至少每年要随访1次 随访目的 了解患者的临床状况 了解起搏器的工作状况-测试 调整起搏器参数(程控) 起搏器功能 起搏功能 起搏能否夺获 起搏频率是否正确 电极导线阻抗 电池电量 感知功能 P/R波高度 是否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