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平行连环画式 平行场景式 2.圆形式 3.S形式 4.T形式 5.三角形式 五代 周文矩 《文苑图》 6.全满式 南宋 《大傩图轴》 七 线描临本的选择和分析 吴道子 《八十七神仙卷》 武宗元 《 朝元仙仗图》 李公麟《五马图》 李公麟《维摩诘图》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任伯年《群仙祝寿图》 八 线描临摹课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线的均匀控制方面:掌握画长线的方法尽量做到线条的平实。 2、学生对顿笔的意识容易忽视:加强顿笔的意识,强化线的节奏和韵律感。 3在线的圆转和方折处容易出现侧锋:如同写楷书的方法,在转折时提笔,调转笔锋,再入笔。 4对墨色把握不好:练习掌握调墨方法,达到控制墨色变化。 5在熟宣纸上勾线要尽量避免太干的用笔和飞白的效果。 九 作业布置及要求 作业布置:临摹十二幅线描人物作品。 作业要求:1.在临摹中能领会画家创作的意图和表现技巧。2.掌握执笔、起笔、行笔、收笔的技巧,体会毛笔在纸上运行的美感,达到气韵生动、骨法用笔。3.线条要做到平实达到均匀控制。4.能很好的控制住墨色变化。 8、壁画《观世音像》是晚唐时期的作品,线描紧细,表现了女性丰满的身材,造型准确,富有张力。 壁画 《 观世音像》 9、五代时期线描人物画从唐代的成熟走向强化艺术风格和艺术语言的时期,画家之间的风格差别越来越大。一方面强调以线写实造型,描绘客观物象,另一方面,大胆的强化 主观审美情趣,发展线的抽象表现力。 周文矩 《重屏会棋图》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 《十八罗汉图》 10、宋代,这一时期白描成为人物画历史上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并且更好的处理了人物和环境的关系。 李公麟 《 五马图》 李唐 《采薇图》 梁楷 《李白行吟图》 梁楷 《六祖截竹图》 张择端 《 清明上河图》 11、元代,以文人画为代表的正统画坛创作上逐渐淡出,而民间画家却继续前代的人物画传统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 赵孟 《 浴马图》 钱选 《杨贵妃上马图》 12、明代画家在用笔上更加豪放发展了大写意的线描。 陈洪绶 《 陶渊明故事图》 13、清代人物画逐渐衰退出现画家有仕女画家费丹旭,扬州八怪中的黄慎以及清代末期的任伯年。 费丹旭 《 姚燮忏绮图卷》 任伯年 《 三羊开泰图》 五 传统线描程式— 十八描 十八描名称表 类别 描法名称 铁丝描类(无粗细变化) 高古游丝描、琴弦描、铁线描、行云流水描、曹衣出水描 兰叶描类(有粗细变化) 蚯蚓描、马蝗描、钉头鼠尾描、柳叶描、枣核描、橄榄描、战笔水纹描 减笔描类(快速简化笔线) 撅头描、竹叶描、混描、折芦描、枯柴描、减笔描 十八描可归为三种类型: 1、铁线描类 (1)高古游丝描:用中锋笔尖圆匀细描,线的提按变化不大,线条细而均匀,多为圆转曲线,顿笔为小圆头状。 (2)琴弦描:有写意的味道。线用颤笔中锋,线中间有停停顿顿的变化,大多为直线的感觉,用笔也较细。形如琴弦,故名。如唐代周肪的《听琴图》等。 (3)铁线描:转折处方硬有力,像铁丝弄弯的形态,宜于表现佛陀庄严肃穆之情,所以历代宗教绘画常取此法以用,以元代的《永乐宫壁画》等。 (4)行云流水描:用笔如轻云舒卷、自如似水、转折柔和、流畅不滞. 明清道释人物画中的细布袈裟多用此法。 (5)曹衣出水描:来自西域画家曹仲达画佛像衣纹下垂,繁密、贴身,如出水状,故称“曹衣出水”。 2、兰叶描类 (1)蚯蚓描:忌锋芒毕露,粗细均匀,曲折多而柔软,用篆书的笔法,圆转而有力。 (2)蚂蝗描: 其线条用笔外形近似蚂蝗(学名“水侄”)后人因之命名。此描法顿头大,行笔曲折柔软,但很有力。宜表现布质较硬衣纹摺痕。 (3)枣核描: 运用大笔挥洒,中间转折顿挫圆浑,成枣核状,以表现麻布质感衣纹,故名。用笔须藏锋。 (4)橄榄描:顿头大,如同橄榄形状,下笔顿挫有力,落笔收笔须藏锋,用笔最忌两头有力而中间虚弱。 (5)战笔水纹描:此描法近似水纹波浪,故名。用中锋下笔尤宜藏锋,衣纹重叠似水纹而顿挫,疾如摆波。战战兢兢即颤也。 (6)柳叶描:用笔两头细,中间行笔粗的描法,但忌浮滑多表现天女武神长裙深浅地,衣带飘舞之风姿。 (7)钉头鼠尾描:落笔如钉之头,似有小钩,收笔则如鼠尾,一气拖长,所谓头秃尾尖,头重尾轻,于细劲中仍见骨力。清末之三任常用此法。 《人物图》任伯年 3、减笔描类 (1)撅头描:是一种写意笔法,用秃笔,坚挺拔中含有婀娜之意最异粗恶。 (2)混描: 是一种写意画法。先用淡墨皴衣纹,墨未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