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本信息
课题
《余角和补角》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余角和补角,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图形的初步知识”这一章中两个比较重要的基本概念.本节课是在学习了角的度量和角的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数量关系和图形关系,学习两角互余、互补的概念,然后通过自主探索方式,推出余角和补角的性质,最终使学生能运用上述性质来解决问题.同时,通过对余角和补角的性质的学习,为今后证明角的相等提供一种依据和方法,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演绎归纳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1.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独立思考能力较差,动手操作能力稍强,通在才师引导下低起点、小步距进行前进。
2.初步具备了观察、思维和想象的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余角、补角的概念,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2)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接触和体会演绎推理的方法和表述,使学生能用简单的方程思想来处理图形的数量关系.
(3)情感目标:通过探索互余、互补角的性质,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促进良好的数学观的养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互余、互补角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难点互余、互补角的正确判断,以及用代数方法计算角的度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 情境
二、???????? 引入
带领同学们领略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的壮观景象,并思考:斜塔与地面所成的角度和它与竖直方向所成的角度相加为多少度?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演示试着说出余角的定义。
通过比萨斜塔的现实情境和剪纸这一实际操作引出余角概念,既调起学生的兴趣,又直观易懂。
二、新知
三、???????? 探究
?
1、拿出 ?拿出 和 的两个角的纸板拼成一个直角,问:“这两个角互余吗?”
把其中一个角移开,“这两个角还互余吗?”
? 2、拿出一个直角纸板,将其剪成三个角,分别标上∠1、∠2、∠3,问:
“∠1、∠2、∠3是互为余角吗?为什么?”
?
游戏一:老师把事先准备的标有度数的角的卡片发给一些同学,并介绍了游戏规则:当老师拿出一张卡片,说要找余角(补角)朋友时,拿到它的余角(补角)的同学请立刻起立,并说:“我是一个____度的角,我是你的余角(补角)朋友!”
?
?
?1:两角互余只与度数有关,与位置无关。
?
?
2:互余是两角间的关系。
?
?
游戏二:?将班级同学分成左右两个大组,参与的同学可以向另外一组的同学提出考验:“_____度的余(补)角是多少度?”另一组的同学要立刻回答,比一比,看一看哪个小组答得又快又正确!
?余角的两个注意事项,通过举例、现场操作,让学生说出错误观点,然后以纠错的方法得出,让学生的印象更为深刻。
?
?
?
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过程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并让学生学会熟练地求解一个角的余角和补角。
三、能力
拓展
?
思考:小明在计算 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大多少时,由于粗心大意,将 看成 来计算,这对计算结果有影响吗?为什么?
(提示)1、算一算: 的补角比余角大______度;
的补角比余角大_______度;
?
小组合作完成
本探究练习题主要目的是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完成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究和演绎推理。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余角和补角
1、余角的定义
2、补角的定义
例题 学生练习
3、性质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评价量规:随堂提问、练习反馈、作业反馈
2、评价策略:坚持“及时评价与激励评价相结合,定量化评价与定性化评价相统一”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将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概括引领、激励测进式点评有机结合,既有即兴评价,又有概要性评价;既有学生的自评,又有师生、生生之间的互评,力求在评价中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使其逐步养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反思
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本节课堂上有一半多的同学回答了老师所设的问题。在练习中,有些同学是通过实践得出结论,有些同学是通过推理得出了结论,这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要求,真正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眼镜的制作加工和调整》课程讲义.doc
- 《宴会设计与管理》第三节中国名宴简介.ppt
- 《洋葱头历险记》.ppt
- 《摇船调》教学设计案例.doc
-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doc
- 《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细则》.doc
- 《冶金工程概论》论文.doc
- 《叶问Ⅱ》营销方案.ppt
-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说课稿.doc
-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doc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速记•巧练Unit13【速记清单】(原卷版+解析).docx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速记•巧练Unit9【速记清单】(原卷版+解析).docx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速记•巧练Unit11【速记清单】(原卷版+解析).docx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速记•巧练Unit14【单元测试·提升卷】(原卷版+解析).docx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速记•巧练Unit8【速记清单】(原卷版+解析).docx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速记•巧练Unit4【单元测试·提升卷】(原卷版+解析).docx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速记•巧练Unit13【单元测试·基础卷】(原卷版+解析).docx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速记•巧练Unit7【速记清单】(原卷版+解析).docx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分层作业设计 2.2 三角形的面积(附答案).docx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速记•巧练Unit12【单元测试·基础卷】(原卷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