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院感采样方法.ppt
消毒液监测结果判断 合格标准: 1.使用中消毒液细菌菌落数应≤100cfu/ml, 并且未检出致病菌。 2.无菌器械保存液必须无菌生长。 注意: 用无菌吸管取好消毒液后应沿着试管壁缓缓注入。 透析液监测 采样方法 对采样接头处消毒后,用两支无菌试管分别采集透析用水和透析液各不少于2ml,6小时内送检。 结果判断 透析用水的细菌菌落总数≤200cfu/ml 透析液的细菌菌落总数≤200cfu/ml 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消毒内镜: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粘膜接触的内镜(如喉镜、气管镜、支气管镜、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等)。 灭菌内镜: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 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0ml中和剂缓冲液,从待检内镜口注入,用15ml无菌试管从出水口收集,1小时内送栓。 内镜采样方法 消毒内镜采样 结果评价 内镜消毒灭菌合格标准: 消毒内镜细菌总数20cfu/件,并且未检出致病菌。 灭菌内镜采样方法及结果判定与无菌器械相同。 灭菌医疗器械监测 用沾有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反复涂抹采样; 将棉拭子投入10ml无菌洗脱液中,将采样液混匀。 所采样品为:手术钳、镊子、灭菌内镜等灭菌后尚在有效期内的医疗器械 被采样本表面积<100cm2取全部表面; 被采样本表面积≥100cm2取100cm2 未检出细菌为灭菌合格 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超标 细菌学数据超标 回忆采样过程是否存在污染 采取措施改进操作流程 再次采样 判断是否存在问题 否 是 否 是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 * 可编辑 可编辑 医院感染监测 荆州市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科 医院感染监测 医院感染监测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 抗感染药物耐药性监测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环境卫生学监测 压力蒸汽灭菌器、紫外线 空 气 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剂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物体和环境表面 医护人员手 目标性监测 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 要措施之一。 意义 评价消毒设备运转是否正常 评价消毒药剂是否有效 评价消毒方法是否合理 评价消毒效果是否达标 目的 重点科室监测安排 监测项目: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消毒液、 消毒内镜、灭菌内镜、无菌物品、透析用水、 透析液 手 术 室 供 应 室 产 房 导 管 室 I C U 新生儿室 口腔科 检 验 科 透 析 室 内 镜 室 感染科 每月监测科室 普通科室监测安排 1、4、7、10月监测科室 肝胆外科 胃肠外科 泌尿外科 甲血儿外 脑 外 科 乳腺外科 骨 科 一 骨 科 二 产 科 耳鼻喉科 眼口腔科 肿 瘤 科 妇 科 心胸外科 2、5、8、11月监测科室 血液内科 神经内科 心 内 科 呼吸内科 肾病内科 消化内科 内分泌科 皮康美中 儿 一科 儿 二科 保健科 普通科室监测安排 3、6、9、12月监测科室 门急诊室 门注射室 门手术室 门换药室 门 皮 肤 美容中心 生殖中心 门 妇 科 门诊眼科 门诊PRK 新城门诊 行署门诊 市委门诊 普通科室每季度监测项目 物体表面 无菌物品 消毒液 医护人员手 空气监测每月一次 监测采样原则 选择合理的采样时间(消毒后、使用前) 选择正确的采样方法,所采样品必须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空气 1 2 物体和环境表面 消毒内镜 5 消毒液 4 医护人员手 3 无菌物品 6 环境类别划分 Ⅰ类:层流洁净室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Ⅱ类: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 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Ⅲ类: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Ⅳ类:传染病科及病房 空气采样布点方法 采样点离墙1米,离地高0.8~1.5米 1米 房间面积≤30m2 1米 ︶ 门 房间面积30m2 ︶ 门 1.5米 地面 0.8米 空气采样 1、先对空气进行消毒处理,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分钟后采样; 2、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5分钟,盖好立即送检。 空气监测注意事项 1.培养皿最好由监测员领取,如果委托其它人领取,请向其详细说明或书写清楚;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