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导管相关感染PPT课件.ppt
感染源 频繁的导尿管冲洗是几次流行性尿路感染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随机因素。 在几次流行中发现携带细菌长达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无症状病人作为重要传染源引起激发病例。 感染途径 1、导尿时无菌操作不严格而污染导尿管或尿道外口周围细菌种植于膀胱。 2、细菌沿着导尿管腔内上行于膀胱,细菌主要来自于集尿袋及收集系统,几乎所有病人这种病原体沿尿液引流系统逆行扩散至膀胱都是在21-48小时内完成的。 3、导尿管于导尿粘膜之间存在空隙,在此间隙见有一层尿道分泌物,在导尿管壁上形成生物膜,细菌在粘液中生长、繁殖,并上行感染膀胱,而生物膜内的细菌可逃避抗菌素的作用,缓慢释放细菌引起尿路反复感染。 感染途径 UTI的危险因素 1、女性患者、老年患者; 2、糖尿病; 3、慢性消耗性疾病,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机体抵抗力低下 4、尿道周围革兰性细菌繁殖; 5、反复打开密闭式引流系统,或引流袋高于膀胱合水平 6、导尿管留置时间长,这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尿路感染标本收集方法 1、方法 (1)清洁中段尿采集法(晨尿10ml) (2)膀胱穿刺法; (3)肾盂尿采集法; (4)导尿法;注意:用导尿管采集标本时,应消毒导尿管外部按无菌操作方法用注射器穿刺导尿管吸取尿液,操作时应防止混入消毒液,不能从收集袋收集。 (5)尿路感染也可在无菌操作下取尿道脓液或分泌物标本 尿路感染标本收集方法 尿标本采集时间 1、为使用抗生素前; 2、取晨钱第一次尿液送检或尿液在膀胱内应停留6-8h以上; 3、在临床症状明显是收集 尿标本的运送和保存: 1、用无菌容器盛标本; 2、标本应立即送检,2小时接种; 3、若不能立即接种可将标本置于4-8℃ 的冰箱内保存,但不得超过8小时; 4、尿液中不得加入防腐剂或消毒剂。 预 防 1、除非有强烈指征,应避免插入导尿管; 2、如果必须插入导尿管,限制引流的持续时间; 3、在导尿管插入和其他侵入性泌尿管道操作(如膀胱镜检查,排尿功能监测,膀胱造影术)时保持争取的无菌操作(各类腔镜必须灭菌水平)。在插入尿管及操作尿管或引流袋必须卫生洗手或用擦手剂手消毒。 预 防 4、选择合适于尿道腔内径的导尿管,留置导尿应选择二腔或三腔气囊硅胶导管套; 5、采用合适的润滑剂,插管动作轻巧,进行非创伤性导管插入。尿道粘膜损伤、自然屏障破坏为细菌入侵创造了有利条件。 6、每日清洗和消毒尿道外口,尽量避免长期留置导管。 7、妥当固定导尿管、防止滑动,使用一次性闭式引流系统;保持引流通畅,无论病人处于何种体位,引流管道的任何部分的位置不能高于膀胱水平; 预 防 8、保持密闭引流系统,任何时候均不宜任意将引流管道与导尿管脱离,若需分离导尿管-引流管连接处前应先进行消毒;导尿管、引流管、集尿袋应一次性使用。 9、多次间断导尿、使用抗生素可减少生物膜的发展,降低细菌和真菌的粘附,一直已经粘附在导管上的细菌等的生长。 10、疑似出现尿路感染而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先更换导尿管。 预 防 11、尽可能避免冲洗,除非预测会发生阻塞(如前列腺或膀胱手术后可能出现出血)采用密闭持续冲洗预防阻塞。为了解除由于凝块、粘液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阻塞,可采用间断冲洗法。以发生的堵塞应更换导尿管,不得冲洗。 尚未证明持续抗生素膀胱冲洗的有效性,故也不应该做为常规预防感染的措施来执行。 已证明有效的措施 限制导管持续时间 采用无菌技术插管 维持无菌密闭引流 未证明有效的措施 全身预防抗生素的应用 膀胱冲洗;灭菌生理 盐水或抗生素滴注 引流袋中加入抗生素 每天应用抗菌剂清洗会阴 抗生素包裹的导尿管 谢谢大家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可编辑 可编辑 导管相关性感染 重症医学科 常宁 浅谈 1.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 2.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导管相关性感染 定义:由于静脉插管引起的感染称为静脉导管感染,或称为导管相关性感染。 导管局部定植:导管中心,导管尖端和导管皮下发现有意义的细菌生长(大于15CFU)。 穿刺部位感染:导管出口部位有2cm的红肿或硬结,没有伴血流感染,没有化脓。 植入部位感染: 完全植入式血管内皮下植入区皮肤裂开引流或坏疽,没有伴血流感染。 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 病原学 引起CRI致病菌可能的来源: 1.皮肤插管部位(约50%) 2.导管接头(约40%) 3.其他感染灶的血行播散 4.静脉输液的污染 感染率: 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占医院获得性菌血症的20%-30%,病死率可达10%-20%。 静脉插管系统微生物可能入侵的途径 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 影响因素: 1.生物因素:主要为葡萄球菌的粘附能力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检验科职业安全防护和职业暴露紧急处理.pptx
- 加油站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docx VIP
- T∕CBMF 37-2018 T∕CCPA 7-2018- 超高性能混凝土基本性能与试验方法.pdf
- 公开课----议论文阅读——论证思路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pptx
- 2024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一册全部教案(共21课时).pdf VIP
- 《我和小姐姐克拉拉》乐读分享ppt课件[文字可编辑].ppt
- 工程经济学第3版教学课件第二章 资金时间价值与现金流量.pdf
- 数据透视表教程-教学课件.pptx
- 日立GVF2、NPH系列FMT板、A板使用说明(2).pdf VIP
- 传染病预防控制必修和选修答案-2024年全国疾控系统“大学习”活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