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头垄断市场中企业的决策(管理经济学华中科技大学张克中).ppt

寡头垄断市场中企业的决策(管理经济学华中科技大学张克中).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 寡头垄断市场中企业的决策 管理挑战—— 海尔弃守“保价”阵地,重新确定票价 2004年海尔充当价格战的急先锋,这意味着空调界最后一个高价品牌,终于走下“价格神坛”(海尔空调已经被挤出第一阵营) 一 定义 少数企业控制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寡头市场是指,一个行业中企业为数甚少,而且,企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关系的市场形态。 生产同质产品的称为“纯粹寡头”, 产品存在差异的称为“差异寡头” 为共同利益勾结在一起的称为“勾结寡头”,各自行动的则称为“独立寡头”。 特征 A、企业为数甚少 以四厂集中率显示:20%以下为竞争性市场,20-39%为垄断竞争市场,40-59%为寡头市场,60 %以上为强寡头市场 B、企业之间相互依存(激烈竞争、非正式合作、串谋) 企业既不是“价格接受者”也不是“价格的制定者”而是“价格的搜寻者”。 二 价格刚性——曲折需求曲线模型 问题:为什么寡头垄断市场中价格具有相对稳定性? 假设:当一家企业降价时,其他企业跟着降价; 当一家企业提价时,其他企业不跟着提价; 避免价格战 (1)定价的竞争性质,设法通过扩大市场来减弱价格竞争的强度 (2)市场细分 (3)差异化和创新 (4)在各种博弈的分析中得出战略 三. 非价格竞争 在寡头垄断市场中,企业倾向于使用非价格竞争手段,以免出现两败俱伤的价格战。 非价格竞争手段非常广泛,例如广告、产品差别化、服务、公益事业等 非价格竞争手段可以引起需求曲线变化,而价格竞争只能导致需求量的增加。 非价格竞争手段的模仿难度比价格竞争高,所需要的时间也长。 波特论差异化战略 排名前列的企业来说,规模效益是其最主要的优势,这样企业可以尝试做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技术研发,因为新技术的研发需要很大的投入,对于行业中不是数一数二的公司来说,会有财务上的困难,而这恰恰是大公司的优势,而这些研究对于行业和公司的长远发展来说非常有用。对于排名不是很前的公司来说,可能更适合在服务方面进行改进,而且,对于小公司来说,在服务上进行改进也更容易些。不管怎样,基本的原理都是要找出不同的方法,不要做同样的事情,如果老是做同样的事情,就容易造成价格竞争,如果进行价格战的话,可能谁也得不到好处。 为什么许多企业愿意投资于公益事业? 近年来,在工业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企业与非盈利机构合作,投资于公益事业。从表面上来看,除了可以改善企业形象外,投资于公益事业没有任何直接回报。然而,企业之所以愿意投资,是因为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获得大量对企业非常有价值得东西:首先,当企业与非盈利机构进行合作从事公益事业时,他们往往可以获得很多有价值得市场信息,例如,为老年人免费提供某种产品,通过非盈利机构收集到大量的需求信息;其次,企业可以在与非盈利机构合作过程中学到有用的管理方法。非盈利机构的管理与企业的管理在许多方面有较大的差异,有许多管理方法对企业来讲是值得借鉴的;第三,企业投资于公益事业,也是一种竞争手段,特别是当企业要避开价格竞争时,这种方式的效果持续时间更长。 四 寡头与博弈论模型 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说:“要想在现代社会做一个有文化的人,你必须对博弈论有一个大致了解”。 经济学在20世纪经历了两场革命,一场是20世纪上半叶全面运用边际分析方法的“边际革命”,一场是最近30年渐成态势的“博弈论革命”。 博弈论的概念 博弈论(Game Theory)研究互动关系的游戏中参与者如何各自选择策略,是研究机智而理性的决策者之间冲突及合作的学科。 游戏三要素:(1)博弈或游戏参加者。假定参与者机智而理性。(2)行动或策略空间。参与者知道自己及对手策略选择范围,并了解各种策略之间因果关系。(3)有可评价优劣高下的决策行为结果,并用数字表示这类结果,称之为支付(Payoff)。 支付矩阵 支付矩阵(Payoff Matrix,又称收益矩阵等)描述一个博弈结构。下面支付矩阵中,两个参与者A和厂商B各自可以选择两种策略,分别用“左右”和“上下”来标识;数字表示双方在不同策略选择组合下得到的支付,较大数字代表较大利益。 如A和B分别选择上和左策略时,左上角方框“1,2”表示它们分别得到的收益;分别选择策略下和右时,分别得到右下角方框数字“1,0”代表的支付。 主导策略(上策) 给定参与者机智而理性等假设,上述博弈有一个简单确定结果。A采取策略“下”而得到的支付总是好于“上”(2,1分别对1,0),B选择策略“左”得到的利益总是优于“右”(1,2分别对0,1),因此预期均衡选择策略是A选择“下”而B选择“左”。 不管其它参与者如何选择,每个局中人自有的那个最优选择称作支配策略(Dominan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