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2龄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akaara的营养价值-渔业科学进展.PDFVIP

养殖2龄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akaara的营养价值-渔业科学进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7 卷 第 5 期 渔 业 科 学 进 展 Vol.37, No.5 2 0 1 6 年 1 0 月 PROGRESS IN FISHERY SCIENCES Oct., 2016 DOI: 10.11758/yykxjz.20150317001 / 养殖2 龄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 的 营养价值与畸形原因分析* 1,2 1,2 1 1,2 孔祥迪 刘 莉 李炎璐 于欢欢 3 3 4 1① 翟介明 庞尊方 徐万土 陈 超 (1. 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青岛市海水鱼类种子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产 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青岛 266071 ;2.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上海 201306 ; 3. 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 烟台 261418 ;4. 宁波象山港湾水产苗种有限公司 宁波 315700) 摘要 分析了在工厂化条件下养殖的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 出现的畸形现象,发现其发 育畸形特征可分为脊椎畸形和鳃颌畸形两大类。为了获得其营养学研究的基础资料,采用营养学方 法测定和分析了正常、脊椎畸形、鳃颌畸形3 种类型的鱼形体指标、肌肉成分及品质。结果显示, (1) 脊椎畸形与鳃颌畸形鱼的全长、肌肉率分别为(21.97±1.50) cm、(71.12±1.45) %和(22.43±0.12) cm、 (71.28±0.39) % ,都与正常鱼的指标值(25.70±0.75) cm、(78.58±0.20) %差异显著;(2) 3 种类型鱼的 肌肉中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比较接近,差异不显著。脊椎畸形鱼的粗脂肪含量为(3.55±0.06) % ,与正 常鱼和鳃颌畸形鱼(2.71±0.07) %、(2.48±0.01) %差异显著;(3) 脊椎畸形鱼的氨基酸总量(TAA)和必 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17.55±0.65) %、83.04 ,鳃颌畸形鱼分别为(15.89±0.11) %、73.82 ,低于 正常鱼的(19.86±0.52) %和89.25 ;(4) 从内聚性、弹性、胶粘性和咀嚼性4 个方面对3 种类型鱼的 肌肉品质评价研究表明,上述4 个指标值的大小(规律)为正常鱼>脊椎畸性鱼>鳃颌畸形鱼。两类 畸形鱼的营养价值低于正常鱼,其中鳃颌畸形鱼的最低。实验还对3 类鱼脊椎、鳃颌骨中的Cu、 Zn 、Fe 、Mn 、Ca、P 等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表明,脊椎中其他各元素间含量差异不显著,仅有 Fe 、Mn 差异显著,说明Fe 、Mn 可能造成人工养殖的赤点石斑鱼脊椎畸形。 关键词 赤点石斑鱼;畸形;肌肉营养成分;矿物质 中图分类号 S9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9869(2016)05-0038-08 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俗称红斑,分布 但人工养殖的赤点石斑鱼中常出现较高比例的畸形 于北太平洋西部、中国东海南部以及南海。其色泽鲜 鱼,发生畸形的鱼苗生长速度慢,抗病力低,具有很 艳、肉质细嫩,因其售价高、便于活体运输、经济效 高的死亡率,从而使苗种供应不足和养殖产品低值化 益极高,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养殖户的青睐(叶鹏 的问题更加严峻。由于个体较大的畸形鱼外观体型突 等, 2006) 。目前,赤点石斑鱼苗种来源主要是从海域 兀,消费者难以接受。因此,在整个养殖阶段需要经 捕捞的野生苗及人工繁殖的苗种。由于多年的过度捕 常剔除畸形鱼,直接影响了养殖效益。 捞,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