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 场 救 护;第一部分 现代救护基础理论
救护新概念
现场救护须知
;一、救护新概念
1、新概念:
现代社会发展,人类生活模式结构更新
危重急症、意外伤害,多发生在工作、学习、生活现场,与医疗机构存在距离
需要向公众普及救护知识,使他们掌握先进的救护理论和技能,成为能够在现场及时、有效地开展救护的“第一反应人”
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为安全生产,健康学习和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
;3、是应对现代社会生活向救护提出挑战的理念
人的寿命延长,疾病谱变化,心血管病人增多
人的活动空间增大,交通、劳务中意外伤害增多
天灾人祸、地震、海啸、水灾、火灾时有发生
面对生命奄奄一息的心跳、呼吸骤停者,现代救护知识能够让救助者把握救命的良机
第44届联合国大会针对全球灾害严重,已影响到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问题,决定???重视安全生产、生活,加强向民众普及救援、救护知识与技能,定为“国际减灾十年”的重要工作之一
;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呼吁预防:
一手抓高血压,一手抓胆固醇,是预防脑卒中和心肌梗死两个致残、致死疾病的关键举措
著名急救专家李宗浩呼吁普及“生命链”:
多培训一些具有急救理念,掌握“生命链”中“四个早”和急救技能的第一反应人,给猝死者提供生存的机会;4、现代救护的特点
在事发现场,对病人实施科学、及时、先进、有效的初步救护
第一反应人实施救护对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和痛苦,并争取有利的继续救治时间十分重要
在危重病人发病及受伤害的现场,只有抓紧救命黄金时刻,正确抢救才有可能挽救生命
现代救援系统EMS必不可少
*第一反应人
*全天候的专业通讯系统
*院前现场救护及进行转运中救护的救治机构
;5、第一反应人 first responder
参加过救护培训,掌握救护知识、技能
获得培训相关证书,能够在现场为他人提供紧急救护
具有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志愿无偿为社会服务的助人精神
现代救护仅仅靠医疗部门是不够的,需要在大救援观念下建立一个第一反应人群体
病人身边的亲属、同事、同学,救援医疗服务系统人员,警察、消防员、保安人员及公共场所服务人员都应当成为第一反应人;6、红十字会是现代救护工作的重要力量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和各级政府对红十字会工作十分重视,赋予其开展救护培训的重任
国家主席担任名誉会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担任会长,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和关注红十字会工作和公民的生命健康
社会、公众、国际驻华机构及在华人员都充分肯定红十字会举办的救护培训成效,对培训所颁发证书的权威性和认同性也予以承认;二、现场救护须知;2、判断伤情病情
意识:观察神志是否清醒,意识是否丧失
气道:梗阻者不能说话及咳嗽
呼吸:正常12-18次/分,危重者变快,变浅,不规则,叹息样或停止
循环体征:看皮肤、黏膜颜色是否苍白或青紫,正常脉搏60-80/分,心跳骤停大动脉搏动消失
瞳孔大小及反应:判断有无颅脑损伤,脑疝、脑水肿或药物中毒
检查全身有无开放性损伤,骨折畸形、触痛肿胀和活动性出血;有无表情淡漠、冷汗口渴;3、现场救护五要素
D、R、A、B、C
Danger-危险,首先判断现场有无危险情况
Response-反应,立即呼救,观察伤者并施救
Airway-打开气道,压额、举颏,祛除异物
Breath-人工呼吸,立即吹气两次
Circulation-胸外按压30次,恢复循环;4、现场救助生命的原则
保持镇定、沉着大胆、细心负责、理智科学
评估现场,应确保伤者和自身的安全
分清轻重缓急,先救命,后治伤,果断施救
尽可能采取减轻病人痛苦的措施
充分利用可支配的人力物力,协助救护
尊重伤员,保护隐私
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尽量使用呼吸膜、面罩、医用手套、眼罩等)
;5、现场救护的“生命链” chain of survival
是由第一反应人开始,至专业急救人员到场的抢救系列所组成的链,四个“E”-Early(早期);(1)早期救援通道:本人或第一反应人呼救,救援系统尽快赶赴现场
(2)早期CPR:第一反应人实施,具有重要的基础生命(basic life support)支持作用
;(3)早期心脏除颤:
CPR之前进行胸外叩击,具有机械除颤作用,有可能恢复正常心律,使病人得救。如无效,立即进行心脏挤压
专业人员到场后,用随车心脏除颤器除颤
部分行业(民航)已开展培训使用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AED),有利于病人复苏
心脏猝死本质尚缺乏全面解释,但室颤是最直接杀手。如现场有AED,将2个电极片贴在胸部两侧开机,AED自动分析心律,有室颤时即自动除颤,只需三分钟即可使70%病人幸免于难;(4)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专业人员赶到立即实施心脏除颤是内容之一
使用相应急救技术、药物等可靠的生命支持
(5)对四个“E”的保障
1-2%的公众掌握现场救护知识和技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