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文园地 Technical Papers
硅烷偶联剂在金属表面处理的应用
合肥市金属表面工程技术中心 刘万青
安徽合肥华清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 饶丹
1引言 大扩展。SA应用于金属表面处理就是其
摘要:金属磷化在表面处理上已有多年成熟的应用,
自1869年英国人Charles Ross获得磷 应用的一个崭新领域。 但其也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硅烷偶联剂在金属
表面处理上的应用是一项崭新的领域,经硅烷处理的
化处理工艺专利,标志磷化工艺诞生以 金属表面涂漆后耐蚀性能有明显提高。本文介绍了一
种金属涂装前处理的硅烷化处理的方法及其性能。
来,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磷化处理在 2硅烷偶联剂(SA)作用机理
关键词:硅烷偶联剂 表面处理 耐腐蚀性
涂装前处理、润滑、防锈等行业得到了广 SA的一般结构式为:Y-R-SiX,其
3
泛应用。特别是在涂装前处理行业,磷化 中:X是结合在硅原子上的水解性基团, 属表面处理方面进行实验和研究结果表
处理是最常用的预处理方法之一。 如氯基、甲氧基、乙氧基、乙酰氧基等; 明:与磷化膜相比较,硅烷膜具有一定的
磷化处理是金属在酸性磷酸盐溶液中 Y为有机官能团,如氨基、环氧基等;R 优越性,如对不同金属基材采用硅烷体系
反应而在其表面形成磷酸盐保护膜的过 是具有饱和或不饱和键的碳链。所以它分 处理和铁盐磷化、锌盐磷化及铬酸盐处理
程。由于磷化处理生成的磷化膜与基体结 布在无机物与有机物界面上时,在相互没 作比较,发现硅烷化处理的突出特点是:
合牢固,且具有微孔结构,吸附性能良好, 有亲和力而难以相容的界面之间起着“乳 ①不需上漆即可达到防腐效果;②与磷化
所以可大大提高涂装质量。另外,磷化膜 [1] 工艺相比,工艺简单,不会产生含有重金
化剂”的作用 。
还有良好的润滑性、绝缘性和耐蚀性,因 目前,关于硅烷偶联剂在无机物表 属的废水及废渣,对环境友好;③通过微观
而广泛应用于汽车、轮胎、机械制造、航 面行为的理论主要有化学结合理论、物理 “分子桥”提高了漆膜在基材的附着力。在
空航天和家用电器等产品的制造领域。但 吸附理论、氢键形成理论、可逆平衡理论 许多领域,硅烷处理显示出了与现有工艺
相当或比现有工艺更好的防腐效果。
磷化处理也存在很多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弊 等。Arkies提出的理论模式被认为是最接
端:磷化处理液中都含有磷酸盐及重金属 近实际的理论,按照该理论,硅烷偶联剂 本磷化替代处理工艺研究工作在上述
等有害物质,并且在处理过程中都或多或 首先在水中发生水解反应,进而发生脱水 硅烷偶联剂成膜机理的基础上,通过SA、
少会产生沉渣及有害气体,排放的废水 反应形成低聚物,这种低聚物与金属表面 表面调整剂、辅助成膜剂等主要成份筛选
COD及重金属如不进行环保处理就会危 的羟基形成氢键,后发生脱水反应形成部 和复配,研究出以SA为主要成膜剂的金
害环境;另外,磷化处理大部分需在加温 分共价键,最终结果是金属表面被硅烷覆 属表面磷化替代剂。本项目产品具有无
的条件下进行,能耗较大,工艺复杂,操 盖。从上述作用机理还可以看出,金属表 毒、无害、无污染、低温快速处理、操作
作也不方便。因此,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环 面上不具有羟基时,就很难发挥出相应的 简单、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清洁生产
保、健康及资源节约的要求,硅烷偶联剂 作用或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