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中国制造”自产生以来,便给中国经济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更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福祉。然而随着“中国制造”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制造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外部竞争、内部经营成本的不断攀升等问题。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和发展难度使得中国“世界工厂”地位面临交棒的危险。面对危机和问题,中国企业需用“中国创造”来提升“中国制造”的内涵。
关键词:中国制造; 价格优势; 环保成本; 品牌缺失; 中国创造
引 言
改革开放以后,在以广东、浙江为代表的沿海开放地区,中国企业开始为欧美及港台企业进行接单生产及原件组装,贴有“Made in China”标识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明显,很快便走向了世界各地,“中国制造”的概念也因此产生。“中国制造”,是中国经济的骄傲,也是全球经济链条中的关键一环。据统计,中国制造业产品已经占世界份额的11.4 % ,给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自2007年3 月份起,海外爆发了多起有关中国受污染食品和药品的事件,再加上美泰公司半年内四次召回中国制造的玩具,“中国制造”在全球引发了严重的信任危机。在中国与世界不断发生并日益频繁的国际经济交往中,Made in China 已经上升到国家品牌的高度。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冷静客观地对待所有的危机和问题,使其成为“中国制造”用来自省和提升自己的新起点。
目 录
1. 中国制造业现状
1.1 真实的生产率
1.2 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
1.3 企业组织结构小而散,产业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
1.4 低端产品生产扩张过度,高附加值产品依赖进口
1.5 缺乏管理技能和全球营销技巧,价格战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
1.6 缺少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
2. 当前“中国制造”存在的困惑和隐忧
2.1 价格优势逐渐消失
2.2 处于粗放型管理状态、沉迷于规模效益
2.3 制造业人均增加值低
2.4 品牌缺失
2.5 国际世界狭隘的贸易保护
3. 解决“中国制造”面临问题的对策
3.1 促使制造企业尽快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3.2 利用外资的溢出效应,东西部并行发展
3.3 积极培育大企业,提高集中度和规模经济效益
3.4 从国家战略高度明确制造业的重要地位
3.5 建立科技、教育、经济一体化运行机制
1. 中国制造业现状
1.1 真实的生产率
中国经济网北京2011年3月16日讯(王红娟)经济研究和咨询公司IHS Global Insight周二发表报告说,从制造业产值方面衡量,中国去年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报告中说,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高达1.955万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为19.8%,相比之下美国去年制造业产值仅为1.952万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仅为19.4%。这是中国制造业产值第一超过美国。不过报告也指出,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目前仍远低于美国,从制造业人均产值衡量,中国目前仅为美国的八分之一。这突显出中国的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行业,而美国制造业则主要集中在高附加值行业。IHS Global Insight在报告中说:“换句话说,美国1150万制造业工人创造的价值与中国1亿制造业工人创造的价值相当。美国的平均工资是中国的47. 8 倍,但是创造同样多的制造业增加值,美国的劳动力成本只是中国的1. 3 倍,日本和中国比,这两个指标分别为29. 9 和1. 2 ,这已是十年前的数据,现在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已经升了很多,换句话讲,我们的生产率在不断降低,大量的低素质劳动者供应市场掩盖了这一趋势。同时,低水平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全国主要工业产品有80 %以上的生产能力利用不足或严重不足,大量的生产能力放空;高水平的生产能力又严重缺乏,重要设备基本依赖进口,这也限制了生产率的提高。
1.2 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
关键技术自给率低,技术对外依赖度达23 % ,60 %以上的装备需进口,科技对发展的贡献率仅占30 % ,发明专利只占世界总量的1. 8 % ,中国经济发展主要靠外来关键技术和装备的支撑。支撑中国企业生存的条件:一是依靠低成本劳动力优势,靠低价格竞争,缺乏资金和技术的积累;二是依靠宏观经济高速发展支持下的本土市场优势,强宏观,弱企业。巨大的人力资本优势掩盖了中国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的尴尬,如果这种不利局面还不改变,接下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将会面临严重障碍,中国的制造业可能会为此付出很大代价。
1.3 企业组织结构小而散,产业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
制造业是规模效益最为显着的产业,但由于没有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业集中度合理的生产体制,企业组织结构散乱的状况十分突出,我国至今尚未形成一批代表行业先进水平、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