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编 中国古代史;知识重组;; 2.土地制度
(1)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源于商朝,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时期。周天子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实质上是周王土地所有制。古语有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2)封建社会:
①封建土地地主所有制:产生于春秋(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确立于战国(商鞅变法等),为土地改革所消灭(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封建社会占主体的土地所有制,很强势,历代都通过兼并、恩赐壮大。
②封建土地农民所有制:形成于战国时期,在封建社会不占主要地位,却长期存在,并且是对封建生产关系内容的重要补充。1669年清康熙帝实行的“更名田”,实际上承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 ③土地国有制:其主要形式有王田制、屯田制和均田制。其中均田制是我国历史上较完备的一种封建土地国有制度,它创立于北魏,发展于隋唐,还远传到日本。它使农民获得了土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3.古代赋税制度
(1)“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分别实行“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都根据土地的多少来征收赋税,实质上是承认土地私有,促进了土地所有制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也有利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编户制度。两汉为了加强对百姓的管理,实行编户制度,编户齐民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这一制度的实行,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 (3)租庸调制。隋朝和唐初实行,其中“庸”是指纳绢或布代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巩固了府兵制。
(4)两税法。随着租庸调制遭到破坏,为了增加政府收入,780年,实行两税法,因一年分夏、秋两次收税而得名,它是我国赋税制度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统一了税制,保证和增加了收入,放松了对农民的控制,也减轻了负担。
(5)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推行。募役法即纳钱代役,??轻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方田均税法即重新核实土地,根据土地的多少、肥瘠征收税收,增加了政府收入。; (6)一条鞭法。明后期实行,把田税、丁税和杂役合一,按田亩多少征收银两,它是我国赋税制度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纳银代役减轻了农民负担,说明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赋役征银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7)地丁银。清初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它的实行,废除了人头税,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有利于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知识重组; 4.对商业的管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1)原因:我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是主要部门,农业生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人民的生计;统治者的阶级地位使剥削压迫农民、重视农业有利于扩大经济利益。因此,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2)影响:在封建社会前期和中期,该政策有利于促进农业和封建经济发展,巩固政权,从根本上重视农业的思想也是正确的。如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中重农抑商的规定,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壮大了秦国的势力,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但在封建社会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跃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统治者依旧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了中国的落后。;; 5.对清朝闭关政策的认识
(1)原因:明中期以后,倭寇和西方列强对我国东南沿海进行侵略,郑成功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面对国内外的反抗力量,清政府逐渐实行海禁政策。当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依旧占统治地位,对外来需求不大。
(2)含义: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3)评价: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但限制了中国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丧失了学习外国先进文化的机会;阻碍了科技进步、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知识重组;二、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表现
1.古代农业
(1)生产工具及技术的进步。
原始社会:“刀耕火种”。
夏商周时期: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的青铜农具。
春秋战国:铁器牛耕出现并且推广。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促使生产关系变革,是我国进入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曹魏:马钧改进翻车,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水碓、水磨等广泛用于谷物加工。
唐:创制了灌溉工具筒车,江东地区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