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钢棒材厂三线切分轧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docVIP

涟钢棒材厂三线切分轧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涟钢棒材厂三线切分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时间:2011-10-21 22:02:57|来源:兰方海 |浏览:10次|评论:0条 ? HYPERLINK javascript:; \o 收藏 [收藏] HYPERLINK /show/71_138710_1.html \l comment_iframe#comment_iframe \o 评论 [评论] HYPERLINK / \o 进入论坛 \t _blank [进入论坛] 涟钢棒材厂三线切分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兰方海 (涟钢生产质量管理中心板材生产技术室,湖南涟源417009) 2007年,涟钢棒材厂从江苏沙钢盛日集团引进包括导卫在内的三切分轧制技术,经过一年多的不断改进,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现简述如下。 1 车间概况 1.1设备与工艺 涟钢棒材车间采用高架式平台布置,轧线标高 5.8米,主要由一炼轧厂转炉供坯,坯料150×150×12000mm,单重2.05吨,由汽车运送。采用电磁吊将钢坯成排直接吊放在上料台架上,上料台架为液压拨钢式,逐根送到加热炉辊道上,钢坯在入炉辊道上经逐根称重、测重然后入炉,采用装钢辊道和推钢机将钢坯推上步进梁,可热送热装,目前热装率达50%以上。步进式加热炉为国内设计制造,燃高焦炉混合煤气,加热温度1050—1200℃,产量130t/h(冷坯 轧机全部为国产设备由北钢院设计,机时产量为130 t/h,于2002年投产。全部为平立交替布置,粗轧机六架,为Ф550mm×4(闭口式轧机) ф450mm×2(短应力线轧机),粗轧机后设有1群飞剪,用于切头和事故碎断;中轧机六架,为ф450mm×2(闭口式轧机) ф450mm×4短应力线轧机,其后设2#飞剪;精轧机采用ф350mm×8,其中16#、18#机架为平立可转换轧机,精轧机后设有3#飞剪,3#飞剪后设有水冷段,可与中轧水冷段结合生产高级别的控轧控冷钢筋。 三线切分从15#机(K4)开始为预切分孔型,16#机(K3)为切分孔型,16#机出口已切分成三线,经第17#、第18#机轧出成品,该套孔型和切分导卫均由江苏盛日集团设计和提供。 精整区采用裙板辊道上冷床,步进式冷床120m×11.5m,出口辊道将钢材送人冷剪剪成定尺后,由链床送到打包收集区,包装入库。 1.2产品状况 产品规格有圆钢和带肋钢筋,圆钢规格为Ф12一Ф40,带肋钢筋规格为ф10一ф40,其中ф 10、ф 12、ф14带肋钢筋采用三线切分技术,ф 16、ф 18、ф20带肋钢筋采用两线切分技术,可根据用户要求生产9—12 m尺寸范围内的各规格带肋钢筋。 2 三线切分技术在涟钢棒材厂的应用情况 2.1 三线切分技术在涟钢棒材厂的应用 2.1.1 ф14三切分轧制试轧情况 ①2007.1 1.13日至2007.11.16日ф14第一次三切分轧制总体情况 涟钢棒材厂f 14三切分轧制自2007.11.13日白班开始至2007.11.16日晚班止,共计3天零一个班,共轧制6065吨,综合成材率为93.10%,本次ф 14三切分平均日产达到1516吨,最高班产达到710吨,已达到日产2130吨的生产水平。 ②中废情况 本次ф14三切分一共产生中废62支,130.2吨,中废率2.00%。主要集中在18#机不进及18#机后堆钢,其次是16#、17#机不进废钢共计达29支,占总废钢支数的47%。其中导卫粘钢为主要影响因素。其中18#机出口至3#飞剪处废钢24支。 ③检废情况 由于设备老化,跳钢机烂钢,尾部不跳,导致冷床弯钢严重。轧制过程中产生的大头大尾和三线差而造成的成品纵肋超差,由此而产生的检废较多,约235吨,检废率达3.60%。 ④轧制小规格三切分,轧制速度较慢,钢坯在炉内停留的时间较长,氧化较多。另外飞剪切头切尾损耗一共约为1.30%。 ⑤轧辊消耗情况 K1每组轧槽平均轧制支数为140支计287吨,K2轧制支数为1400支计2870吨,K3每组轧槽平均轧制支数为100支计205吨,K4每组轧槽平均轧制支数为350支计717.5吨。因此由统计数据看出,K3切分轧槽消耗最大,其轧制量仅为K1的71%。 ⑥成品外形尺寸情况 11月13日 HYPERLINK /uploadfile/file/20099258344282.jpg \o 点击图片看全图 \t _blank 与标准GBl499.2—2007对照:除南线横肋出格外,其它均符合GBl499.2—2007的要求。 ⑦本次ф14三切分轧制成绩及存在问题 a本次ф 14三切分轧制成绩 经过棒材厂领导、相关工艺技术人员及一线调整工人的共同努力,三线长度差已控制在0.5米范围内,工艺控制基本处于稳定。导卫方面基本满足ф14 b本次ф14三切分轧制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16#机出口分料合

文档评论(0)

xyl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