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二章人体生理特征.ppt

  1.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第二章人体生理特征.ppt

第四节 心血管与呼吸系统 二、血压与脉搏 (三)动脉血压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压力。 (四)动脉脉搏 每一个心动周期,由于大动脉内压力和容积的变化所形成的搏动,称为动脉脉搏。 第四节 心血管与呼吸系统 二、血压与脉搏 (五)静脉的机能 1。心脏收缩 2。呼吸运动 3。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4。重力和体位 5。静脉管壁的收缩 第四节 心血管与呼吸系统 三、呼吸 (一)外呼吸 大气与肺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外呼吸。 肺内气体的总量包括4个部分。 1.潮气量;2.补吸气量;3.补呼气量;4.余气量 肺活量=潮气量+补呼气量+补吸气量 每分钟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L) 第四节 心血管与呼吸系统 三、呼吸 (一)内呼吸 1。肺内气体交换 2。组织气体交换 图2-17 肺内气体交换示意图 第五节 人体的忍耐力 一。疲劳的概念 疲劳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作业能力出现明显下降,或由于厌倦而不愿意继续工作的一种状态。 通常把疲劳分为两种,即肌肉疲劳(体力疲劳)和精神疲劳(全身疲劳、脑力疲劳)。 第五节 人体的忍耐力 二、肌肉疲劳 (一)生理学实验——离体蛙腿肌肉的疲劳表现。 在生理学上,把肌肉应激(即处于紧张状态)后做功减少的现象称为肌肉疲劳。 肌肉出现疲劳,不仅做功减少,而且运动速度也减慢,肌肉运动不协调,易出差错。 第五节 人体的忍耐力 二、肌肉疲劳 (二)肌肉疲劳的生化改变 肌肉的ATP储备很少,必须边分解边合成才能使肌肉活动持续下去。 体内真正的储能分子是糖、脂肪和蛋白质。 在工作的肌肉内存在着一个能量释放消耗和贮存的动态平衡的过程。 如果对能量的需求超过合成能力,动态平衡受破坏,糖原大量消耗,乳酸过多,引起肌肉疲劳。 第五节 人体的忍耐力 二、肌肉疲劳 (三)肌肉疲劳的电生理现象 肌肉疲劳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现象,而不单是肌肉本身的现象。 (四)肌肉疲劳的肌电图 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肌肉疲劳时,若需维持原有的工作效能,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势必要加强。 (五)肌肉疲劳学说 肌肉疲劳学说大致有两种:化学学说和中枢神经系统学说。 第五节 人体的忍耐力 三、精神疲劳 精神疲劳主要是指第二信号系统活动能力减退,表现为全身乏力、头晕、思睡或失眠、心情压抑、思维能力减弱及活动减少。 人的机体从熟睡状态到警戒状态,依大脑皮层活动水平不同,可分为熟睡、浅睡、思睡、疲倦、发呆、懈怠、静止、新鲜、机敏、机灵、兴奋和警戒。 精神疲劳一般认为是处于从懈怠到睡眠的一种状态。 第五节 人体的忍耐力 四、疲劳的特点 (一)疲劳的原因 超过生理负荷的激烈动作和持久的体力或脑力劳动,作业环境中不良的气象条件和环境条件,单调乏味的工作,长期劳逸安排不当,不良的精神因素,机体状况不好等,均是发生疲劳的原因。 休息是解除疲劳、恢复工作能力的过程。 第五节 人体的忍耐力 四、疲劳的特点 (二)过度疲劳 过度疲劳时,在睡眠醒来后仍有疲倦的感觉,在工作开始前已感到疲倦。 精神心理因素还会出现“厌烦”。厌烦也是一种生理功能状态。疲劳和厌烦常同时出现,难以区分。 第五节 人体的忍耐力 四、疲劳的特点 (二)具有现代工业疲劳特点的几种作业疲劳 高度视力紧张作业的疲劳。 高度精神紧张作业的疲劳。 交通疲劳 第五节 人体的忍耐力 五、疲劳的测定方法 测量疲劳的目的是研究疲劳——劳动产值之间的关系,测定人体对不同紧张水平的反应,以满足发展生产和改善劳动条件的需要。 观察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记录受试者的感觉 分析脑电图 测定闪频值(CFF) 智能测验 精神测验 研究人体动作的变化 智能测验 反应时 轻敲测验和在方格内打点的测验 握力和肌耐力 技能测验 模拟条件下驾车试验 快速智力测验 精神测验 简单的算术加法 勾消试验 跟踪试验 估计试验 记忆测验 联想测验 作业能力 作业能力是指作业者完成某种作业所具备的生理、心理特征,综合体现的个体所蕴藏的内部潜力。 影响作业能力的因素: 生理因素 环境因素 工作条件 锻练与熟练效应 提高作业能力与降低疲劳的措施 改进操作方法,合理应用体力 正确选择作业姿势和体位 合理设计作业中的用力方法 合理确定休息制度 实际劳动率的确定 轮班制度 休息日制度 改善工作内容,克服单调感 合理调节作业速率 作业三 Homework 3 1.已知作业时能量消耗量为31.4kJ/min,安静时的能量消耗为6.3kJ/min,求作业与休息时间及劳动时间率。 2.分别说明什么是体循环、肺循环、肺活量、肺通气量? 3.什么叫疲劳?疲劳分哪两种?发生疲劳的原因有哪些? 4.如何提高作业能力、降低疲劳?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能量的产生(续) 1。第一阶段:劳动者空手走到B点。 轻度体力劳动,用到需氧系列。 2。第二阶段:在B点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