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血液管理 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谢 谢! 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 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 仁爱 诚信 博学 严谨 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 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中心 肖伟 铁剂和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应用对膝关节置换术后贫血患者围手术期异体血需求的影响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严重膝关节病变的有效手术方法,手术量逐年增加。但是作为一项择期手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存在大量失血和异体输血率较高等血液管理问题。 欧洲多中心调查显示,初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失血量为1934 mL [1] 。术后重度贫血会导致感染增加、康复时间延长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增加死亡率 [2]。 前言 [1] Rosencher N, Kerkkamp HE, Macheras G, et al. Orthopedic Surgery Transfusion Hemoglobin European Overview (OSTHEO) study: blood management in elective knee and hip arthroplasty in Europe. Transfusion, 2003, 43(4): 459-469。 [2] Stulberg BN, Zadzilka JD. Blood management issues using blood management strategies. J Arthroplasty, 2007, 22(4 Suppl 1): 95-98. 异体输血是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失血性贫血的常规方案。尽管异体输血技术已有显著提高,但是仍存在医源性感染、输血反应、免疫反应等风险。因此需要制定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血液管理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保障患者安全同时减少异体输血需要,同时达到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 此外,随着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研究的深入,围手术期的自体血储备、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抗纤溶药物、自体血回输等多种技术也已广泛用于临床血液管理。 现根据术前、术中和术后不同时期的血液管理方法作一报道。 术前血液管理 术前处置措施也有助于增加术后红细胞生成,从而加快血红蛋白水平的恢复。术前血液管理方法包括补充铁剂、使用 EPO 和术前自体血储备(preoperative autologous donation,PAD)。 铁剂的应用 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同时伴营 养不良以及长期口服消炎止痛药是导致术前贫血的 主要原因,其中以缺铁性贫血为主[3] 120/130 [3] Kapadia BH, Banerjee S, Issa K, et al. Preoperative blood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J Knee Surg, 2013, 26(6): 373-377. EPO EPO 是哺乳动物肾脏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具有促进幼稚红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等作用,当人体处于缺氧状态时其分泌量增加[4]。EPO 上市之初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的肾性贫血,近年则广泛用于外科围手术期红细胞动员,尤其对预计有输血倾向的患者,应用 EPO 能有效降低输血率。在合理应用前提下,EPO 有望成为一项有效的血液管理措施。 [4] Jelkmann W. Erythropoietin: structure, control of production, and function. Physiol Rev, 1992, 72(2): 449-489. PAD PAD 是指在术前 3 ~ 4 周通过自体采血方式采集 1 ~ 2 U 全血细胞,保存备用。同时自体采血后能刺激人体造血功能代偿,达到扩容目的。但目前临床对 PAD 的使用意见尚未统一。 术中血液管理 术中血液管理旨在减少术中和术后失血量,基本措施包括抗纤溶治疗、使用止血带等。 止血带 抗纤溶治疗 抗纤溶药物是通过减少纤溶酶激活,从而减少纤溶,稳定纤维血栓,减少出血。主要研究焦点为氨甲环酸。 氨甲环酸作为一种合成的赖氨酸衍生物,能高度亲和纤维酶原上的赖氨酸位点,阻断纤溶酶降解过程,有效达到止血目的[5]。 [5] Sabatini L, Atzori F, Revello S, et al. Intravenous use of tranexamic acid reduces postoperative blood loss in tota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