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兼治复发性口疮.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外兼治复发性口疮   作者姜仲霞   【关键词】复发性口疮滋阴降火活血止痛敛疮生肌内外兼治   复发性口疮亦称复发性阿弗他性溃疡,是口腔粘膜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好发于唇、颊、舌缘等,在粘膜的任何部位均能出现。   可周期性复发,有明显的灼痛感。   近几年,笔者运用内外兼治法,取得了显著疗效。   现报导如下。   1临床资料   治疗38例,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性18例,女性20例;年龄19-63岁,平均41岁;病程半年-12年。   轻型29例,溃疡数1-2个,直径2-3毫米的浅溃疡,微凹,上覆浅黄色假膜,溃疡周围充血呈红晕状,灼痛。   重型9例,溃疡为深的弹坑状,周围充血,基底微硬呈结节状,直径达1-2厘米,疼痛剧烈,发热伴有进步淋巴结肿大。   2治疗方法   21内服药,滋阴清火汤笔者临床经验自拟方知母9,黄柏9,生地30,丹皮9,泽泻9,枸杞20,炙甘草20,黄连9,黄芩9,太子参15,玄参15,赤芍12,丹参15,川牛膝9,发热加金银花15-30,连翘12;胃火炽盛加生石膏30;咽痛加薄荷9,舌苔腻加藿香9,佩兰9;大便秘结加大黄9水煎服,每日1剂。   7天1个疗程,治疗2-3个疗程。   22外用药,儿茶6,冰片3枯矾5研细喷洒溃疡面。   每日早晚各喷洒1次。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痊愈口腔内溃疡面全面愈合,随访1年内无复发;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溃疡愈合,但半年后又复发;好转疼痛减轻,溃疡仍不愈合,又改用其它方法治疗。   无效症状未改善。   32治疗时间轻者1疗程即愈,重者2-3个疗程,一般服用3天即见效。   33治疗结果痊愈29例,占763;显效4例,占105,好转3例,占78;无效2例,占52总有效率947   4典型病例   患者王某,男,42岁。   复发性口疮病史6年,复发5天,已口服抗生素头孢拉定胶囊,维生素片,维生素2片,替硝唑胶囊,栀子清火丸,外用冰硼散等药物,疗效不明显。   于2010年3月12日,来我院就诊。   检查口唇内侧及舌边有两个大小不等约2-5溃疡面,周围红晕,边缘隆起,肿胀,中间凹陷,表面覆有一层淡黄色假膜,疼痛剧烈,说话进食均受影响,伴有头痛、发热、心烦急躁、小便赤、大便秘。   舌质红,苔黄,脉弦细数。   给予滋阴降火汤加金银花30,连翘12,大黄9水煎服,每日一剂,配外用药。   服7剂后,疼痛明显减轻。   头痛发热愈,继进7剂,溃疡愈合,症状消失。   5讨论   复发性口疮属于祖国医学口疮范畴。   现代医学对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为多因素所致,如可能与α―溶血性型链球菌感染,局部损伤,精神因素,缺铁、锌、叶酸,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中医认为,多嗜辛辣、肥甘厚味,劳倦内伤,致心脾积热,阴虚火旺,肾水不足,虚火上炎,发为口疮。   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至济总录》载口疮者,心脾有热,气冲上焦,熏发口舌故作疮也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   故舌部发生的疾病与心有关;脾开窍于口,脾虚生湿,诸湿胖满皆属于脾,故一些水肿性或渗出性口腔溃疡均与脾有关;心属火,肾属水,劳倦伤肾,损耗肾水,水不制火,心火亢盛,上发为口疮。   治疗当滋肾阴,泻心火,除脾湿。   滋阴清火汤中,知母、黄柏、生地、丹皮、泽泻、枸杞;滋肾阴、清相火,补肾水,制心火;黄连、黄芩、玄参清心泻火,除脾胃湿热;丹参、赤芍活血祛瘀,止痛;太子参、甘草益气生津,调和药性;牛膝引火下行。   全方共奏滋阴清火,活血止痛,清热化湿,益气扶正之功。   外用药中,儿茶敛疮生肌;冰片清热止痛;枯矾收湿消肿。   内治外敷,全身局部并举,故治疗复发性口疮,取得显效。

文档评论(0)

duyingjie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