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费尔贝恩的学说
费尔贝恩的学说 李孟潮 讲课内容 1生平 2关键概念 2.1动机与客体本性 2.2结构 2.3内在心理环境 2.4人格结构 3发展心理学 4 病理学 5治疗学 1生平 费尔贝恩(1889年-1964年) 1889生于爱丁堡一个中产阶级家庭里。 他的父亲托马斯·费尔贝恩是一个测量员(vaiuer)和鉴定人(usvcryor)。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 徒,隶属于严格的苏格兰加尔文教派(长老教会)。 他也是一位热情且友善的人,尽管他没有经常同儿子呆在一起,却仍显示出了对儿子的关爱,同小费尔贝恩谈论有趣的地方,甚至与小费尔贝恩一起参加过高尔夫球比赛。 费尔贝恩的母亲塞西莉亚来自于一个自耕农家庭,在宗教上隶属于基督教圣公教会。她是一个严格执行纪律的人,完全遵从于所属社会阶层的礼节、宗教传统来教育孩子. 费尔贝恩是家中的唯一的孩子.他从一出生起就受到了父母无所不及的严格教管,连他的玩伴都受到了检查。 母亲严格的教育与其病弱的身体,导致了费尔贝恩对她的依赖。她对性的维多利亚式的禁忌,也使得小费尔贝恩对自己的性好奇感到担忧。 父亲还有一个具体的神经症表现,就是在他人在场时不能小便,这让小费尔贝恩感到神秘。 1907年,他进入了爱丁堡大学哲学系学习(那时的哲学系也开设心理学方面的课程)。四年后,他以优等成绩毕业. 1912-1915年,他分别在德国和英国完成了神学和古希腊文化方面的研究生课程。 1914年,他返回爱丁堡大学,学习长老教会正规的神学课程。 其后,作为现役人员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经历了艾伦比元帅指挥的巴基斯坦战役,这改变了他关注的方向。学习相关课程并做一名心理治疗师。 1923-1927年,回爱丁堡大学获得了医师资格,在爱丁堡皇家医院做精神病学方面的工作,并且自己开业。 1927年-1935年,他担任了爱丁堡大学心理学课程的讲师,同时作为精神科医师在大学的儿童心理门诊工作。 二战期间,他担任Carstairs医院急诊部神经精神科病房的客座精神科医师,继而又担任了退休福利部的咨询精神病学家。一直到1954年。 从1934年起,费尔贝恩出现了与其父亲类似的闭尿症,并逐渐发展为剧烈的肾 绞痛。疾病影响了费尔贝恩的出行,却并没有阻挡住他激昂的工作热情与勃勃的创造性,在忘我的工作中,他迎来了自己在学术上的高峰。 1952年,第一位妻子死,他们生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1959年,再次结婚。 费尔贝恩的论文于1952年结集出版,书名为《人格的精神分析研究》(在美国出版时书名为《人格的客体关系理论》),这些文章不久便得到广泛的认可 他的精神分析工作几乎完全是独立展开的,但他还是被授予了英国精神分析协会会员的资格,这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的著作。 在晚年,尽管费尔贝恩没有减少对精神分析的兴趣,仍会出席一些相关的社会活动,且 偶尔接待病人,但日益恶化的健康问题,使他不得不经常卧床休养,并越来越专注于自己的家庭和花园。 1964年12月31日,费尔贝恩在医院去世,享年75岁。 Works Psychoanalytical Studies of the Personality (1952) From Instinct to Self: Selected Papers of W. R. D. Fairbairn (1994) Biography by John Sutherland, Fairbairn’s Journey into the Interior (1989), James Grotstein and R. B. Rinsley, Fairbairn and the Origins of Object Relations (1994) Neil J. Skolnik and David E. Scharff,Fairbairn Then and Now (1998). 2关键概念 2.1动机与客体本性 力比多是客体寻求性及高度导向性的,而其客体(对象)一直都会是一个人。 “你总是在说我想要这个或那个欲望要得到满足;但我真正所想要的是一个父亲”(Fairbairn,1946/1954b,p.137) 动机其实是自我为获得和客体建立一关系所做的努力,而不仅只是寻求满足而已。 2.2结构 费尔邦把力比多定位在自我中,所创造的自我有它自身的能量而不是本我衍生能量过来。 把力比多定位在自我中并视它为迈向关系的一驱力,消减掉本我,修正了超我的概念,当然也就更根本上改变了自我。 自我乃成为一动力结构。 内在客体是结构,而作为结构,它们必须是动力性的;也就是说,在心灵里它是能够以独立的代理机构来行动的(Fairbairn,1944/1954a,p.132;Ogden,1983,pp.213,230)。 费尔邦看待客体不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家庭养育环境评价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000字》】 .docx VIP
- 一(上)数学必考:100道看图列式+应用题.pdf VIP
- 贵州财经大学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A卷 2017年考研专业课真题.pdf VIP
- 【家庭养育环境评价探析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000字】.docx VIP
- 苏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课时7 逻辑电路设计(选学) 课件.pptx VIP
- 【GB_T51455-2023】 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 VIP
- 新项目方法验证能力确认报告(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 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HJT 398-2007)展示版.pdf VIP
- 县级干部党校培训个人总结.docx VIP
- 《黑白装饰画课件》教学课件.pptx VIP
- 苏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课时3 两种组合逻辑门——与非门、或非门 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