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 利 学 报
2019年3月 SHUILI XUEBAO 第50卷 第3期
文章编号:0559-9350(2019)03-0283-11
中国高坝枢纽泄洪雾化研究进展与前沿
练继建,刘 丹,刘 昉
(天津大学 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50)
摘要:高坝枢纽泄洪安全防护是水利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具有高水头、大流量、窄河谷特征的中国高坝枢
纽,泄洪伴生的雾化问题非常突出。面向中国水电工程向高海拔低气压地区发展的现实需求,复杂环境下的泄洪
雾化机理、以及高精度的遥测预测方法和科学化的危害防治技术急需突破。文章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工程
实践应用,构建了中国高坝枢纽雾雨场源及防护体系;凝炼了当前高坝枢纽泄洪雾化的发展成果和技术瓶颈;全
面阐释了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的突破方法。研究成果以推进泄洪雾化研究从经验走向科学,为重大水利水电工程设
计及其长期安全运行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高坝雾化;场源特征;复杂泄流环境;原型遥测;细观试验;精细预测;危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TV13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43/ki.slxb
1 研究背景
高坝枢纽泄洪雾化可视为一种非自然的危害性气象事件,贯穿于大坝泄洪全周期,表现为弥漫
的大雾和宣泄的暴雨。近30年来,中国大批高坝或超高坝相继开始建设运行,坝址多集中在水能资
源丰富的西南西北高山峡谷地区,并向高海拔地区发展。高水头大流量的泄洪需求、高海拔低气压
的复杂气候环境、以及高边坡窄河谷的复杂地形环境,使得中国高坝泄洪环境越来越复杂,泄洪雾
[1-2]
化引发的安全问题越凸显,并成为高坝泄洪安全的挑战性难题之一 。
高坝枢纽泄洪雾化伴生着水-气两相流的复杂交互作用,其雾化效应受多因素影响,既受枢纽布
置、结构设计、调度方式等主观形成的水力条件影响,同时也受气象气压、地形地物等客观条件的
影响。高坝枢纽泄洪雾化严重的工程往往具备“高水头、大流量、窄河谷”等共性特征。国外工程的
[3]
单宽泄洪功率相对较小、且河谷相对较宽,因此泄洪雾化的研究和报道较少 。自1970年代开始,
中国黄龙滩、白山和乌江渡等工程相继发生严重雾化危害,使得学术界和工程界开始关注泄流雾化
[1]
问题 。国内众多学者就雾化问题,侧重性地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在定性描述、定性分析、定量评测
[4-5]
和定区防护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刘宣烈和梁在潮等 是开展雾化研究的早期学者,就雾化影响
域分区,主雾源分类和雾化范围预测等方面做了探索研究。高坝枢纽泄洪雾化预测主要是识别雾雨
区的影响域和防护工况的设置,进而指导工程分区防护设计。大比尺模型试验方面,吴时强、陈惠
[6-7]
玲和陈瑞等 就雾化工程模型律的选择及雨强缩尺效应等开展了基础研究,研究成果有效提升了雾
[8-10]
化问题模型化预测的可行性。大尺度数值模拟方面,练继建和张华等 早期建立的水电站挑流雾化
[11]
随机喷溅数学模型和比较完整的水电站底流泄洪雾化数学模型,以及刘之平等 发展的泄洪雾化人
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均在工程应用中长期反馈发展。原型观测方面,二滩水电站(1999年)和锦屏
Ⅰ级水电站(2014—2015年)等典型工程的雾化原观资料,也进一步丰富了中国高坝特高坝工程雾化
收稿日期:2018-05-21;网络出版日期:2019-03-21
网络出版地址:http:///kcms/detail/11.1882.TV.2019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