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PAGE
.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
【课标要求】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课标解读】1、掌握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
(背景、内容、结果和失败的原因)
2、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的异同。
3、苏联改革过程中的教训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带来的借鉴。
【学习任务】
1、自主学习教材,完成下表: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景
措
施
农业
工业
结果
原因
2. 比较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的异同。
3.简述苏联改革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带来的借鉴。
【目标检测】
1.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 “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 )
A.苏联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
C.当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2.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体现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是( )
A.敢于揭露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开展大规模的种植玉米运动
C.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D.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3.“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在苏联亡党亡国20周年之际,当代学者李慎明在《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中指出:苏联领导人自己从“否定党的领袖”到“否定党的历史、苏联的历史”开始,最终亡党亡国。最早迈出这一步的是( )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4.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 )
A.没有根本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B.重点在农业方面
C.实施了“加速发展战略” D.实行轻重工业均衡发展战略
5.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一位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
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 B.苏联政局动荡
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6.下表反映了苏联国民生产的发展状况.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有( )
年份
1981-1985年
1986-1988年
1989年
1990年
国民生产增长率
3.2%
2.8%
2.4%
-4%
①僵化的斯大林模式继续阻碍发展 ②戈尔巴乔夫改革带来了巨大混乱
③长期争霸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④全国政局不稳,社会出现了动荡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7.俄国总统普京在回答“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原因是苏联( ) A.片面发展重工业? B.忽视民主与法制
? C.体制僵化,社会缺乏活力 ? D.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造成经济困难
8. (2014年福建卷-22)1952年到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是
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 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
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 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
9. (2015年江苏卷-19) “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 B.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
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