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参观徽州两站两中心调研报告 徽州古韵——西递、宏村调查报告 摘要:“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这是流传至今的赞誉皖南乡村的诗篇,诗中描绘出一种山水风物幽美,民风人情淳厚的独特意境。在皖南,西递和宏村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古民居村落,它们的山、水和田园风光相得益彰,恍如世外桃源,民居形态保存完好,文化内涵丰富。 关键词:西递,宏村,皖南,古村落,徽州文化 一、调查概况 1、调查目的 黄山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近年来,黄山脚下的徽州也吸引了无数关注的目光,加之对徽州历史文化研究的逐渐深入,“徽学”已成为了继“敦煌学”和“藏学”之后的又一显学。 徽州在古时便已号称“东南邹鲁”,它保存着的文化艺术传统深远博厚,令人赞叹,明代剧作家汤显祖曾留下两句诗:“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时间的风虽然很轻,但拂过历史的水面时总会留下些许波纹。也许陈迹有些会被新的风所掠起的新的波纹取代,但有些会保存下去。今天的徽州,其中的各个县都保留着相当多的古迹。比如,屯溪拥有建于明清时期,仿南宋建筑风格的“老街”;歙县不仅拥有著名的“歙砚”、“徽墨”。徽州不仅沉淀着历史,更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南宋的理学家朱熹,清朝的参与编撰《四库全书》的戴震,还有近代的教育家陶行知,与齐白石并称为“南黄北齐”的国画大师黄宾虹?.但徽州真正出名的当算隶属于黟县的西递和宏村。于是我们展开调查,了解西递和宏村的基本状况。 2、调查方式和内容 本次调查采用实地走访和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针对西递和宏村地区的风土文化,人文历史展开调查,了解其基本面貌和主要特点。 老街 徽墨徽砚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西递 西递位于黄山山脉南麓,距安徽黟县县城约8公里。据说因村边有水西流,又位于徽州府之西,曾设“铺递所”,故名西递。西递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景色优美怡人,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清代曹文埴笔下曾这样写道:“青山云外深,白屋烟中出。双溪左右环,群木高下密。曲径如弯弓,连墙若比栉。自入桃源来,墟落此第一。”西递村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间,现今保存完好的明清年代的民居120余幢,祠堂3幢,整个村落平面呈船形,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 作为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西递充分体现了其主要特征。立于村头的胡文光牌坊是西递的标志性建筑,村内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民居的基本形式为天井庭院形布置,即由房屋和围墙组成封闭的空间,院内以南向厅堂为主,东西两厢为辅,中间为天井,平面组成为凹字形。房屋除大门外,只开少数小窗,采光主要靠天井。民居外观造型颇具特色,除一般中国古代建筑的低层、坡顶形式外,着重采用了马头山墙的建筑造型,将房屋两端的山墙升高超过屋面及屋脊,并以水平线条状的山墙檐收顶。这原是为了防火,故俗称“封火墙”。整个村落布局严谨,结构精巧,空间变化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远望层楼叠院、高脊飞檐,俨然一幅水墨长卷,体现了皖南人在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为子孙后辈留下了一笔丰富的观赏与研究的宝贵财富。 西递村民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宗祠就是联系一个家族的重要根本,祭祀、修谱、婚庆、家族议事等活动皆在此进行,通过这些活动把整个家族牢固地团结在一起。“追远溯本,莫重于祠”、“无祠则无宗,无宗则无祖”是明清时期古徽州流传最广的民间谚语。敬爱堂是西递现存最大的胡氏祠堂,整个建筑宏伟肃穆。祠堂门楼飞檐翘角,中设祭祀大厅,上下庭间开设大型天井,左右分设东西两庑,配以高昂的大理石柱;后为楼阁建筑,楼下作为先人父母的享堂,楼上供奉列祖列宗神位。敬爱堂原是明经胡氏14代世祖仕亨公的住宅,他的三个儿子将其扩建,并在祀厅正中立下巨匾“敬爱堂”,表示兄弟之间要互敬互爱,也启示后人须敬老爱幼,族人要互敬互爱。在敬爱堂里门上枋悬挂一个“孝”字,据说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墨迹。这个“孝”字将字、 义、形、情巧妙地融为一体,上半部右边横、竖、撇笔画连接,如同一个半身人形,呈弓身抬头、双手作揖敬奉之状,左边却像是猿的脸形意喻不孝不敬之人,如同尚未进化的猴子,以此来警示后人。 西递保存下来的老楹联很多。大多商贾豪宅或是普通民居,门楣上均有楹联,内容推崇忠、孝、礼、义。如:“传家有道唯存厚,出世无奇坦率真”、“友天下士,读古人书”、“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等等,这给居室环境增添了几分儒雅,也使西递透溢出一股浓郁的书卷气。 西递西递 宏村 宏村位于黄山山脉的西南麓,距安徽黟县县城约11公里,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宏村最早称为“弘村”,清乾隆年间更名为宏村。村外山水秀美、杨柳依依,村内建筑雅致、清水潺潺,处处是景、步步入画,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