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考点精练课件文言文阅读专题3考点突破微专题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pptVIP

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考点精练课件文言文阅读专题3考点突破微专题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要点拨 新课标卷考查文言虚词,不单独设题,重在翻译中落实。考查的范围,不只限于《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8个虚词,像常见的文言副词及复音虚词,均在设定的采分点范围。因此,学习文言虚词,一定要在翻译中进行。至于如何在翻译中落实虚词的翻译,详见后面的翻译考点部分。 返回 6.判断“焉”“若”在文中的意义。 崤之战,秦军过崤山之间,见峭峭焉①,狭狭焉,未料及有伏焉②,山上大石纷落,但大呼“且焉③置土石”,别无他法,故致大败。于是余有叹焉④,骄而轻敌,焉⑤能不败?如此,纵万军之何加焉⑥?但以其人之傲,若⑦斥焉⑧,则必无颜世上矣。 ①焉: ②焉: ③焉: ______ ④焉: ⑤焉: ⑥焉: ______ ⑦若: ⑧焉:______ 参考译文 答案 答案 ①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②兼词,相当于“于是”或“于之”,在这里  ③兼词,相当于“于何”,在哪里 ④句末语气助词,不译  ⑤疑问代词,怎么 ⑥句末语气助词,呢  ⑦连词,如果 ⑧代词,他们 参考译文 崤山战役,秦军通过崤山山谷,只见山势高峻的样子,山谷狭窄的样子,没有料到在这里有埋伏,山上的大石纷纷落下,他们只是大叫着“况且把泥土石头放在哪里啊”,没有别的办法,因而导致大败。在这件事上我有些感慨,骄傲轻敌,怎能不败呢?像这样,即使有万千兵马又能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呢?单单是他们的骄纵,如果要斥责他们的话,那么(他们)必然没有脸面再活在(省略“于”,在)世上了。 7.判断“与”“何”“为”在文中的意义。 朝过夕改,君子与①之,吾亦赞同。今将他人与②之璧上交,足见其悔过之意,何③其坚与④!其与吾等之约,当亦守之。以吾等之力,寇尚难与⑤也,应使众与⑥其事,与⑦慷慨之君子,离奸佞之小人,事乃成。且其雄才伟略,天下无双,若其助寇而不我与⑧,如之奈何?若弃之,此城能为⑨我有与⑩? ①与: ②与: ③何:_______ ④与: ⑤与: ⑥与:_______ ⑦与: ⑧与: ⑨为: _______ ⑩与: _______ 参考译文 答案 答案 ①动词,赞许 ②动词,给  ③副词,多么 ④句末语气助词,啊  ⑤动词,对付 ⑥动词,参与  ⑦动词,结交 ⑧动词,帮助  ⑨介词,被 ⑩表疑问,句末语气助词 参考译文 早上犯的错晚上就更正了,君子赞许,我也赞同。如今将别人给他的玉璧上交,足可见他改过的心思是多么坚定啊!他和我们的约定,也应当会信守的。凭借我们这些人的力量,对付贼寇还是很难的,应该让众人共同参与这件事,结交慷慨的君子,远离奸佞小人,这事就能成。况且他的雄才伟略,无下无双,如果他帮贼寇而不帮我们,怎么办呢?如果离弃他,这城还能被我们拥有吗? 精要点拨 《考试说明》规定的常见文言虚词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也、焉、以、因、于、与、则、者、之。掌握这18个常见文言虚词要注意: (1)注重课本,系统积累。 虚词题是高考与课本联系最直接、最明显的部分。可以把每一个虚词的不同词性及其不同意义附上课文中的例句,熟记于心。 (2)根据语境分清虚实。 文言虚词主要指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有的虚词兼有一部分实词义,如“之”“与”“因”等,在不同语境中要注意区分。 (3)处理好用法与意义的关系。 虚词学习的重点是意义,难点是用法。考生复习时不应忽视“用法”。所谓“用法”主要指词性,尤其是在句中所起的作用。“用法”决定“意义”,“用法”不同,则“意义”也不同。 (4)注意“常见”与“特殊”。 高考试题考查的文言虚词的用法、意义都是“常见”的,没有触及字词典中列举的冷僻而特殊的用法。因此,应着力于常见虚词的“常见”用法,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 另外,对于文言虚词的学习,尤其是词性的分类,不能钻牛角尖,只要了解常见的用法义项就可以了。 1.下列各句中,“相”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B.若望仆不相师 C.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D.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解析 C项为“互相”,其他三项均为偏指一方。 C 二、常见副词:适当积累 解析答案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_____ (2)且相如素贱人:____________ (3)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_______ (4)仆诚以著此书:______ (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