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关语文教学改革的题目,不是做透,就是被做滥,老调子也无绪再弹。 现在做大文章,都很讲究功架,大家都重视功架,读者则不胜其烦。 在下不揣谫陋,愿意吃螃蟹,以断想数片,作引玉之砖。 究竟什么是人文素质?现在许多同行也说不清。 倘若说不清就去认真读书,也好;可惜,有的人总是想当然,硬说中学教学中的文科等同于人文教学。 尤其是对语文学科,误解甚多,以为语文是人文科学的核心——本来这样的恭维语文学科是让人高兴的事,可是语文被从文化割裂出来,被当作一个独立的学科,则是让人无法理解的事。 语文教学中如果不倡导一种自由精神,不能肯定这种自由精神在受教育者一生中的重要作用,不重视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进而不重视独立人格的建立,那么无论语文教学改革忙多少年,变幻多少词汇,喊出多少经验,也只不过停留在废科举之后,辛亥革命之前那样一个阶段,根本还没达到五四的水平。 有些教师除了翻翻教材教参之外终年不读其他书,他们能把语文这样最有灵性的科目上得学生厌恶,也真让人佩服他们。 他们竟然能那样糟蹋语文学科的美!有不少语文教师,他们靠死揪这个词在江苏流行。 意为不需要理性地拼命硬干能把高考分数弄上去几分,付出的代价是——让学生一辈子讨厌语文。 不热爱语文的人是教不好语文的,也是学不好语文的。 语文教材要推陈出新,旧有的教材伴随着一批中年教师走到了老年,也伴随着一批青年教师步入了中年,更让人伤感的,是伴随着一批学生成了语文教师!前年秋冬全国性讨伐语文教学时,有人曾用误尽苍生这样的话控诉,很有几分声声泪,字字血的模样。 如果语文考试最后的结果是把青少年学祖国语文的热情全部打下去,让学生一想到祖国语文的学习就头疼,让社会一说到语文高考试卷就当笑话讲,这样的指挥棒显然是不是指方向的,是打人的。 一位教师如果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那他的教学必然是照本宣科。 现在不缺本——除了教参,还有教案汇编及名师上课实录之类,现成的大菜全有出版社备齐侍候。 这种现成菜多了,有的教师反而不会下筷子了。 更不可思议的是有些同行连评别人的课也用教参和名师教案去框去套凡是书上要求的,必须要一一体现,否则就是不合格课。 如此剥夺个人的思考,教师就不再有个人风格,他的课也就没有了个性。 怕不怕?有人却不怕,他们总是认为湮灭教学的个性不要紧,教师走上讲台,就不应当再有自己,其实,没有教学个性,还侈谈什么教学改革?这也许正是一些教师对某种改革缺乏热情的原因之一。 如果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善于提出积极的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不能让他多讲一些?有的地方规定教师上课只准讲多少分钟,企图用法规形式来实现科学管理,这种矫枉过正,与蛮干相比其实是半斤八两。 如果教师善于举一反三,善于启迪学生深思,那么上课适当地丢掉一些可有可无的东西应当是无妨的。 如果课堂上出现一个有意义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的话,教师不妨搁置原计划来因势利导,因为这种讨论的热情如今相当难得,简直可遇不可求,教师不能失去这样的机会,严格遵守自己的设计固然不是缺点,但是在课堂上时时地能有灵感的冲动教师才是更聪明的教师。 一说到语文教学,不免说到听说读写。 不错,训练听说读写是有作用的;那么,现实的听说读写究竟效果如何呢?让学生听千篇一律的声音,说千篇一律的话,读千篇一律的文章,写千篇一律的作文……更可怕的是让千篇一律的假话充斥学习生活!也许,语文教学吃力不讨好、使人厌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这里。 说到听说读写,人们不免感叹现在的学生读书少,不但少,阅读的质量也很低。 现今电视普及率极高,可是如果不带任何偏见的话就会发现,现在电视节目的文学品味已经沦落到极庸俗极低级的层次,这,也是一种社会导向,它势必给学生的审美情趣带来负面影响。 曾有激愤的作者在报上撰文声称要枪毙电视,我认为还应当枪毙大部分报纸,然后枪毙一大批误人子弟的书籍。 ——对开卷有益绝对要一分为二。 一瓢水与一桶水的关系,前辈们讲得很多。 现今有人错把这一桶水当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神泉,以为青年时代的一桶水一直可以用到退休而不馊,这是一错。 第二错,以为只要读书就必有一桶水,以为反正是大河里舀出来就行;不知道自己的一桶水应当有自己的特色,学而不思,把自己当成仓库型的教书匠,教出来的也只能是匠。 而今问题异化,已经不是一瓢水与一桶水的关系问题,在单纯的应试教育的腐蚀下,有人剩下的只是从题海中舀得的成分如一的一瓢水了。 所谓一瓢水与一桶水的关系,听多了,也倦了。 一瓢水可以给一辈子流淌不但中学,大学教授也有靠一份发黄的讲稿混上一辈子的,没有教参就不敢上课,轮到评职称才想到写教学论文,想到写论文才知道应当看一看别人的论文,看了别人的论文才知道自己有多少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