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寡糖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低聚糖饮料: 目前,在运动饮料中常配入4~8(10)个葡萄糖单位的低聚糖,以增加葡萄糖的浓度,又可降低渗透压,有利于糖的利用和水分的吸收。具有延迟长时间运动疲劳发生和加速运动后糖储备恢复的良好效果。 2、糖原 (1)肌糖原 含量:约为肌肉重量的1%-1.5%,总量约为350-400g,耐力运动员可达2-3%。快肌纤维中含量较慢肌纤维中略多。 功能:高强度无氧运动时机体的重要能源,又是大强度有氧运动时的主要能源。 (2)肝糖原 含量:占肝重的5%,总量约为75-100g,受饮食糖量影响较大(15-80g/kg肝组织)。 功能:对维持血糖浓度的正常水平有重要作用。 (1)葡萄糖 果糖-1,6-二磷酸 (2)果糖-1,6-二磷酸 2分子磷酸丙糖 (3)甘油醛 -3-磷酸 丙酮酸 ATP的生成数量 二、糖有氧氧化 (一)基本代谢过程 1. 葡萄糖氧化分解为丙酮酸 2.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 丙酮酸脱氢酶系的组成 3. 三羧酸循环 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TAC) 指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缩合生成含三个羧基的柠檬酸,反复进行脱氢脱羧,又生成草酰乙酸的重复循环反应的过程。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 (三) 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 营养物质氧化分解的共同通路 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二)血糖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血糖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供能物质和红细胞的唯一能源,也是长时间运动中骨骼肌的肌外燃料。长时间运动中,由于糖储备不足或消耗过大,骨骼肌吸收利用血糖的过程加强而出现低血糖时,血糖可能成为长时间运动能力的限制因素之一。 四、糖代谢与运动适应 (一)无氧代谢能力的适应性变化 主要体现在提高无氧耐力素质方面 速度、速度耐力训练 促进肌糖原的储存与合成、糖酵解相关酶活性增加、机体的缓冲能力增强、机体的耐酸能力提高 提高糖酵解供能系统的供能能力 提高糖酵解供能能力的最有效方法是大强度运动,保证运动中主要由糖酵解供能,运动机体内有明显的乳酸积累。 糖是运动时唯一能通过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合成ATP的细胞燃料。与脂肪氧化相比糖的氧化具有耗氧量低、输出功率高的特点,是大强度运动时主要能量来源。 (1)当以90~95%VO2max以上强度运动时,糖供能 占95%左右; (2)是中等强度运动的主要燃料; (3)在低强度的运动中糖是脂肪酸氧化供能的引物, 并在维持血糖水平中起关键作用; (4)任何运动开始、加力或强攻时,都需要由糖代谢 提供能量。 一、糖原与运动能力 (一)肌糖元 1、肌糖原与无氧运动能力 肌糖原储量过低,可抑制乳酸的生成,从而降低无氧代谢能力。因此,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运动前有足够的肌糖原储量是必要的。 2、肌糖原与有氧运动能力 在长时间、大强度运动中(45-200分钟),运动前肌糖原储量决定了运动员达到运动力竭的时间。在长时间运动的最后阶段(冲刺),肌糖原水平的高低可能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二)肝糖元 1、运动时肝葡萄糖的生成 运动时,为补偿工作肌吸收血糖增加造成的血糖消耗,肝葡萄糖释放速率随着运动负荷增大和运动时间延长而加快,肝葡萄糖的生成包括肝糖原的分解和糖异生。 2、运动时肝葡萄糖的释放 运动时肝葡萄糖释放速率是随运动强度增大而加快的。 在长时间、中低强度运动时,肝脏释放葡萄糖的速率经历先加快、后逐渐减慢的变化过程。 在运动前阶段、肝糖原储量充足,是肝葡萄糖释放的主要来源,但是随着肝糖原逐渐消耗,糖异生过程的基质浓度逐渐上升,后者生成的葡萄糖是血糖的主要来源。运动后期,尽管糖异生激活和增强,但并不能完全补偿肝糖原分解的减弱,肝葡萄糖输出速率下降。 3、 肝葡萄糖释放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肝糖原分解释放葡萄糖对运动能力的重要性反映在耐力运动中,与维持血糖水平和中枢神经系统及肌肉的供能过程有关。 血糖 4.4~6.6 mmol/L 食物 肝糖原 糖异生 H2O、CO2、 能 糖原 脂肪、 氨基酸、 核糖等 随尿排出 >8.8 mmol/L 消化吸收 分解 非糖物质 合成 氧化 转变 二、血糖与运动能力 (一)运动时血糖的变化: 1-2min短时间大强度运动:血糖浓度变化不大。 4-10min全力运动:血糖浓度明显上升。 15-30min全力运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B-T 34590.8-2022 道路车辆 功能安全 第8部分:支持过程.pdf VIP
- HyperMesh软件2020版帮助文档.pdf VIP
- 东芝扶梯TE-S1 标准7K图.pdf
- 强化练八 系统分析(含解析) 2025届高中通用技术.DOCX VIP
- 专题八 系统分析 学案(含解析)2025届高中通用技术.DOCX VIP
- 《老年常见疾病预防与照护》精品课件——项目一 老年常见疾病的特点及照护.pptx
- 医学决定水平和危急值.pdf
- 湖北省十一校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强化练十四 结构设计(含解析) 2025届高中通用技术.DOCX VIP
- 2024年行政管理专科-大学语文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