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的创立与大众传播学的发展总结.ppt

传播学的创立与大众传播学的发展总结.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传播学的创立与大众传播学的发展 第一节 传播学的创立 第二节 传播学研究的发展 第三节 传播的奠基人与创立者 第一节 传播学的创立 政治背景 经济背景 社会背景 学科背景 第一节 传播学的创立 传播学是传播研究进入到成熟阶段的标志,具备了属于自己的学术范畴和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 传播学是一门边缘学科,是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三论”、语言学、符号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正如施拉姆所说:传播学是一个“公共汽车站”,任何一个学科的学者都可以在这里上车,也可以随时在这里下车。这就是说,传播学存在于各学科对社会传播现象的研究之中。 传播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孕育于20世纪10年代,诞生于40年代至50年代。它生于美国,长于美国。 第一节 传播学的创立 政治背景 1.总统选举。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一大内容就是选举,特别是四年一次的总统选举。参选的政治家都要求助于媒介,利用媒介的优势为自己宣传,包括各种广告、公关、演讲、电视辩论等活动;并对对手的优势、特点,各种媒介的特点,选民的特点,宣传的内容等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就是一个传播过程的完整要素,无疑促成了传播学的诞生。 第一节 传播学的创立 奥巴马是利用数字媒介竞选的获益者。 奥巴马在互联网上建立了一个“我的奥巴马”网站,网站上提供了他支持者的名字和电话,也可以在地图上找到许多州的支持者。他竞选团队的基斯·古得曼给每一位打过电话吹票的支持者发电子邮件。他说:到2008年11月6日,已有1053791通话记录。因此,“哈芬顿播报”的创始人、总裁娅莉安娜·哈芬顿如此评论说:“奥巴马之所以能赢得总统选举,那是因为互联网。”[1] 第一节 传播学的创立 政治背景 2.世界大战宣传活动的影响。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活动使人们看到了传播的威力,从而催生了传播学。大战后,学者们将战时宣传策略和技巧当做了一个研究领域,这直接导致传播学的诞生。研究一战中宣传的著作有:英国坎珀尔·史图尔特《克尔之家的秘密》、德国施杰林·鲁贝尔特的《宣传是政治武器》、美国哈罗德· 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等。 第一节 传播学的创立 宣传案例 日军中途岛海战失败,撤出基斯卡岛时搞了个小小的心理战。当三万多名美军登上基斯卡岛时,发现一地下建筑物门前一块“鼠疫患者收容所”的招牌。美军惊慌失措,连续几天注射疫苗,互相检查身体,闹得惶惶不可终日。其实,这是一名日本海军军医想出的主意,想借此吓吓美军,使美军不敢使用他们留下的粮食和其它物资。美国人军心受到威胁,物资不敢受用。 第一节 传播学的创立 经济背景 第一节 传播学的创立 社会背景 第一节 传播学的创立 学科背景 1.传播学在形成的过程中,借鉴和吸收了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传播学具有跨学科的综合性质。对传播学影响较大的领域有: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三论(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政治学、语言学、文化研究、统计学、符号学等。 2.美国学者对传播尤其是大众传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研究:对传播性质和作用的研究;对符号、意义和语言的研究;对舆论、新闻和宣传的研究;对态度和说服的研究;对大众传播效果的研究等。 第一节 传播学的创立 美国传播学诞生大事记 第二节 传播学研究的发展 传播学的发展轨迹 1.国外传播学的发展 2.我国传播学的发展 传播学学派 第二节 传播学研究的发展 国外传播学的发展 1.早期的传播学研究 ①(1920-1930年代),集中在传播效果的研究上。“枪弹论” ②(1940-1950年代),传播学形成,提出了有限效果论,枪弹论受到质疑。 第二节 传播学研究的发展 国外传播学的发展 2.传播学兴盛期 1960-1970年代,这是传播学实现突破、拓展和纵深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学派林立,理论纷呈。 3.当代传播学研究 1980年代以来,传播研究领域继续扩大,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无不涉及。批判学派和实证学派蓬勃发展,形成对峙局面。1990年代末,媒介环境学派崛起,不断形成与前二者抗衡的态度。“当代传播学研究如何适应社会形态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以及随之而来的传播形态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加快发展,业已成为全球传播学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1] 第二节 传播学研究的发展 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 1.传播学在1980年代传入中国。首先在台湾、香港兴起,后才引进到大陆。 2.目前,2000多所高校中有

文档评论(0)

dajia1q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