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成分合理应用与有效评价.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市六医院李志强 血液容量与体重,8-9%。 血浆55-60% 水分91-92%+固体成分。 血细胞40-45%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在保存袋中血液(全血) ≠ 人体血管中流动的血液 随保存期延长血液成分变化增加,如: A.粒细胞和血小板功能。 B.第Ⅷ因子 C.第V因子 全血输注 ☆全血是泛指血液的全部成分。 狭指红细胞与血浆蛋白。 ☆携氧+维持渗透压。 ☆凝血因子少,存活期短。 ☆将血液采入含有抗凝剂或保存液的容器中,不作任何加工,即为血。 ☆CPDA保存液230ml全血定为1个单位。 一、全血种类与保存 全血有库存全血(保存全血)和新鲜(近期)全血两种。 (一)库存全血 根据保存液(抗凝剂)不同种类,其保存期也有所不同, ☆CPDA(枸橼酸- 枸橼酸钠-磷酸二氢纳- 腺嘌呤-葡萄糖保存液) ☆全血为35天。☆保存在4±2。C。 (二)新鲜全血 CPDA 全血4±2。C 保存下10天以内。 二、全血的优点与适应症 (一)优点 近一半的红细胞和一半多的血浆和保存液,输注较流畅。 (二)适应证 适用于同时补充红细胞和血容量的情况,例如:换血等。 三、全血的缺点和禁忌证 (一)缺点 (1)血浆---输血过敏反应。 (2)白细胞、血小板、血浆蛋白致敏患者产生相应的抗体---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3)容量较大---循环超负荷。 (4)高浓度的抗凝剂、酸、钾、增塑剂、氨等引起中毒反应。 (5)各成分相对量少。 (二)禁忌证 (1)血容量正常贫血患者。 (2)婴幼儿、老年人、慢性病虚弱、心功能不全等患者。 (3)产生抗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患者。 (4)体内已抗IgA抗体的患者。 (5)需长期或反复输血的患者。 四、全血的输注剂量与方法 (一) 输注剂量: 输注剂量是以血红蛋白的增加量来衡量的。 (二)输注方法 ☆输血途径是静脉内输注; ☆输血时,ABO 、Rh(D)血型相同; ☆输血前检查,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交叉配合试验(盐水,酶和抗人球蛋白三种介质)。 ☆严格检查全血外观, ☆核对无误。患者和供血员的(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ABO和Rh(D)血型,交叉配合试验结果,血袋条形码(编号),血液类型和血量等。 ☆血液输注前从冷藏柜内取出; ☆室温中不得超过30分钟; ☆应使用血液制品滤过器; ☆输注最初10-15分钟或30-50ml血液时严密观察; ☆发生不良反应需停止输血调查原因。 红细胞输注 二、红细胞的优点和适应证 1.悬浮红细胞   ☆与全血一样具有携氧能力。 ☆容量为全血的三分之二。 ☆移去大部分血浆减少输血反应。 ☆减少某些物质的含量,减少了对心、肝、肾等的毒性作用。 ☆适用于慢性贫血。 2.少白细胞红细胞: 去除99.9%白细胞 降低因血液中白细胞所致的输血不良反应及相关性疾病。 3.洗涤红细胞   由于血浆、白细胞、血小板等已基本从制品中去除,降低输血不良反应。 更适合于心、肝、肾疾病的患者。 4.低温保存红细胞 稀有血型、自身血储存;作为4。C库血的一种补充。 5.辐射红细胞 有效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适用于: 严重免疫功能缺陷陷或免疫抑制;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输血患者。 (三)红细胞输注剂量和方法 1.输注剂量    ☆正常人每周生成红细胞150-200ml,慢性贫血每2周输注红细胞2单位为宜; ☆输注2单位红细胞约使血红蛋白升高10g/L,血细胞容积升高0.03。 ☆一般成人2ml/kg.h;对心血管病患者及儿童患者不宜超过1ml/kg.h。 2.输注方法    各项常规检查和全血输注相同。 单采粒细胞输注 一、粒细胞的制备和保存 (一) 粒细胞的制备 单采分离机进行采集。 (二)粒细胞的保存 室温22±2。C,不振荡,最长时间不超过8小时。 二、适应症(必须同时具备) ☆严重威协生命感染。 ☆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9/L; 三、输注方法和疗效评价 (一)输注方法 ☆从采血到患者输注8小时内完成; ☆每日至少10单位;连续输注2-3天; ☆输注前做红细胞交叉配合试验,以保证ABO及Rh(D)等血型配合; ☆有条件情况下行HLA配合试验。 (二)疗效评价 观察患者感染是否得到控制或体温是否下降。 四、不良反应 (一)最为常见发热反应。 (二)肺部合并症发生率19~57%。 (三)更易感染病毒。 (四)易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