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24卷第 2期 水 利 水 电 科 技 进 展 2004年4月
空化机理和比尺效应综述
杨 庆,张建民,戴光清,王海云,吴健强,苏华英
(四川大学高速水力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65)
摘要:对空化的形成机理、液体气核存在机理、空化发生的判别指标等进行 了总结回顾 ,综合分析 了
液体粘性、表面张力、气核含量和压强分布等因素对空化初生的影响,对空化试验 中存在的比尺效
应,介绍了相关比尺效应的经验公式及应遵循的模型比尺 ,指 出空化机理和 比尺效应的研究还有待
进一步深入 .
关键词 :空化 ;比尺效应 ;初生空化数
中图分类号 :TV13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647(2004)02—0059—04
从 自19世纪后半叶在螺旋桨叶片上发现空化 气体,那么当气核半径小到一定程度时,靠液体分子
(cavitation)现象 以来,空化现象的理论 已经有 了很 的布朗运动可以维持稳定悬浮.由于泡内的气体溶
大的发展,并且空化现象所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多, 解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对于短暂的历时,可以认为气
但到 目前为止对空化 的机理仍需进一步研究.随着 核内的气体是不可溶解 的.当气核半径 。很小时,
对水力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一些巨型电站陆续出现, 由液体表面张力 引起的附加压力 2a/R。较大 ,于是
如溪洛渡 、向家坝 、乌东德、虎跳峡等 .由高坝导致的 核内气体压强将高于泡壁处 的流体压强 ,核 内的气
高速水流容易发生空化,空化所引起的空蚀破坏会 体慢慢通过泡壁扩散而逐渐溶解 ,最后气核消失 .从
严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甚至造成重大的灾难性 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大气核因浮力作用上
工程事故,如不及时采取措施 ,将造成无法估量的损 升至水面而逸 出,小气核则 由于气体的不断溶解而
失 .为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必须对空化进行全面 溃灭,称为气核悖论 .但实际上,却观察到液体中气
深入的研究 . 核的持久悬浮 .
1944年,Harvey提 出了稳定 的气泡核子机理假
1 空化形成机理
说 :未溶解 的气核可存在于憎水性 的固体缝 隙中,因
空化是由于液流系统中的局部低压 (低于相应 为在这样的情况下,表面张力将起着减小而不是增
温度下该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使液体蒸发而引起的 加压力的作用 ,因而气体并不是被强迫溶解 ,而仍可
微气泡 (或称气核)爆发性生长现象¨J.通常见到的 能保持气相 .
液体都不是纯液体 ,里面含有许多微粒杂质 .这种微 1954年 ,福 克斯等提 出,微小气核之所 以不会
气泡的半径一般在 20gm 以下,叫做气核或空化 溶解 ,是因为气核被有机薄膜所包 围.
核 ].假如一个球状泡悬浮于液体中,则泡内外压强 高秋生 ]应用热力学原理,对气泡核子作 了进一
的平衡关系为 步探讨 ,并得 出在平面平衡条件下,液体 内部不可能
稳定地存在纯蒸气泡 ,在亲水性裂隙中气核是不可能
p _ p6一 警 (1) 稳定存在的,而在憎水性裂隙中气核是可以稳定存在
式中:P,P分别为泡内、外压强;R为泡半径,为表 的.近30年来测核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 ,各种测核方
面张力系数. 法也随之出现 ,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