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夷平面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mal of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第18卷 第2期 2005年4月 (Natural Science Edition)Vo1.18 No.2 Apr.2005 · 基础理论研究 · 嵩山夷平面研究 郭志永 ,翟秋敏 (1.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75001;2.东京大学理学院,日本东京1130033) 摘 要:夷平面研究作为一个永远年轻的课题,在经过1890—1910年和1950—1970年两次研究高潮以 后。目前再度成为国内外地学界研究的热点,正在酝酿着第三次研究高潮.本文在形态分析、构造分析和相关 /gca,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嵩山山顶古平坦面是早第三纪晚期形成的夷平面,它可与华北以及全球陆地同期的 地形面进行对比. 关键词:嵩山;夷平面;早第三纪 中图分类号:P9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972(2005)02-0185-04 夷平面作为地貌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是 用形成的,以截断面形势横切一切老地层和构造 由F.V.李希霍芬提出来的….之后,由于W.M. 的、接近侵蚀基准面的、平缓的地表形态,其上有风 戴维斯和w.彭克等对夷平面研究的突出贡献和 化壳或其他碎屑堆积,常遭受后期的抬升切割和埋 该研究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使夷平面研究一度 藏,分布于地球各纬度带 J. 成为全球地貌学界研究的热点.地貌学家通过大 1.2 研究现状 量的考察论证,发现夷平面遍布全球各个气候 自地理循环暨地貌学作为独立学科出现以来 带[2】,在任何纬度都找到了中新世夷平面 】.夷平 的一个多世纪里,夷平面从理论实践都获得了丰硕 面研究作为一个永远年轻的课题,在经过 1890~ 的成果.从King的联合麓原理论到Budel的双层 1910年和1950~1970年两次研究高潮以后,目前 夷平面理论等,正如李吉均所指出的,每一次夷平 再度成为国内外地学界研究的热点,正在酝酿着第 面理论的发展都对地貌学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 三次研究高潮 . 响 引. 2O世纪6o年代以来,所有大陆的夷平面都受 1 夷平面的定义及研究现状 到不同程度的研究.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夷平面普 1.1 定义 遍被认为是一个地区长期构造稳定的产物,而夷平 在不同的地区和气候条件下,主导夷平面发育 面的解体则指示着强烈的构造隆升.深入研究夷 的外营力类型和速度是不同的.因此,自1889年 平面的分级、分布高度、范围及其形态特征,对于重 w.M.戴维斯提出准平原的概念以来,在110多年 建地貌演化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际上, 里面,学者们又提出了山麓面、剥蚀面、剥夷面、联 Coltori和Oilier利用低海拔夷平面研究了厄瓜多 合山麓面(也叫山麓剥蚀平原和山麓侵蚀平原)和 尔安第斯山的地貌与构造演化[7 J,Eder和Neubau— 刻蚀平原等用于表述夷平面的词语,导致夷平面的 el根据阿尔卑斯山西部广泛分布的新生代夷平 定义非常混乱.崔之久等曾深入剖析准平原、山麓 面,对晚第三纪阿尔卑斯山的地貌构造演化进行了 面和联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