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分析原理及技术第五章.pptVIP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利用(d,p)反应测定谷物种子中蛋白质含量 13.4MeV氘束引起的14N(d, p)15N核反应微分截面随角度的增加而增大,而12C(d, p)13C反应微分截面在120?有最大值。选择在165?(实验室几何条件允许的最大角度)和120?放置两路耐辐射的CsI晶体探测器,对小麦、水稻多个样品中的14N/12C进行了测定。 元素 12C 13C 14N 15N 16O Q (MeV) 2.72 5.59 8.61 0.26 1.92 三、利用19F(p, ??)16O 反应测量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中F含量 The energy spectrum of nuclear reaction for a fluid inclusion in mantle olivine /qikan/periodical.articles/gpxygpfx/gpxy99/gpxy9903/990308.htm 反应道的选取、能量刻度、标样制备及校刻 四、用1H(15N, ??)12C反应测石英中的H分布 Resonant NRA profile in vacuum (BAM, Berlin) for H in a quartz from a chandelier fragment VIII 92 from Sanssouci castle dating from 1740 and in a 3300 year old quartz lentoid object Ina Reiche, et al. NIM B 249 (2006) 608–611 ERDA 本章结束 第五章 瞬发核反应分析 Nuclear Reaction Analysis (NRA) §1.引言 a 入射粒子 b 出射粒子 A 靶核 B 剩余核 Q 反应能 带电粒子、中子、γ Q0 放能, Q0 吸能 NRA通常指带电粒子引起的瞬发核反应分析,也叫CPPRA(Charged Particle Prompt Reaction Analysis),而“活化分析”(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简称NAA 或 Charged Particle Activation Analysis简称PAA)是指缓发核反应分析。 核反应 出射粒子 10-14s 瞬发 核反应 出射粒子 可测半衰期 缓发(活化) 放射性复合核 同样的入射粒子和靶核,可以有多个反应道 各反应道开通的条件不同,但同一条件下有可能开通多个反应道。 例如: §2. 基本原理 一、出射粒子能量 在非相对论情况下,对核反应a+A?B+b+Q 有 给定入射粒子(Ma, Ea),一定的靶核(MA)和一定的反应道(MB, Mb和Q),在?方向出射的粒子的能量Eb有特定的值。 B处于不同激发态, Q有不同的值, Eb能谱中与之相对应的位置出现峰。 二、核反应截面 对薄靶有 ? : 核反应微分截面,其值以激发曲线及角分布的形式给出 激发曲线可以从NDT (Nuclear Date)及相关数据库(见/的链接)中查到 三、深度分析 对厚靶有 核反应的反应因子 比照RBS的K因子,有何异同? 四、反应条件 对Q0的阈反应 对Q0的核反应 才能克服库仑位垒 高、中Z值的核库仑势垒大,当入射粒子为MeV量级时不能发生核反应。且如果发生核反应,其相应的Q值也很大,往往比入射粒子能量高。因此核反应方法适于分析重基体中的轻元素杂质。 §3.实验装置与技术 一、实验装置 一般采用静电加速器或串列加速器,获得0.5~5MeV的离子束。 探测器:带电粒子——Au-Si面垒 ?——闪烁NaI(Tl),Ge(Li) 中子——中子探测器 入射粒子多用p、d、t、3He、?粒子等轻粒子,也有用6Li、7Be、15N和19F做轻元素和氢分析的。 二、粒子鉴别技术 1.本底干扰的来源 a. 待测元素其它反应道的出射粒子: b. 其它核素的反应产物 c. 与核反应同时产生的光子 d. 脉冲堆积 短时间内若干小噪声信号脉冲叠加成一个伪信号脉冲 2. 粒子鉴别 除了要测量粒子能量外,还要再同时测量粒子的另一个动力学参数(如动量、能损、飞行时间、射程等) (1) 半导体探测器和吸收片 E 例: (d, p)反应分析TaO5中氧含量 加一19?m厚的Mylar膜,可以阻止散射的d粒子进入探测器,克服堆积效应的干扰,且由于?粒子与p0的能损不同而将与?粒子与p0峰值分开。 Ed=1.4MeV,? =30?时,16O(d, ?)14N和16O(d, p0)17O两反应的?粒子和p0峰重叠。 (2)半导体探测

文档评论(0)

霞霞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