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管桩施工组织设计文档.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管桩施工组织设计文档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工程地址: 基础形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AB400(95)-13型330根,桩径D=400mm,桩长13米;PHC-AB300(70)-13型110根,桩径D=300mm,桩长13米,总桩数为440根;桩端持力层为第(4)-2强风化砂岩层,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Rk=800 kN (D=400mm),Rk=500 kN (D=300mm)。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所用材料如下表: 序号 材 料 名 称 规 格 用 量 制作标准 桩数 桩长 总进尺 1 国家标准图集03SG409 5720 2 合 计 二、施工方案的编制依据 a.《桩位布置图》《承台平面布置图》 b.《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21/T1565-2007 J11131-2008) c.《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d.《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e.《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f.《建筑机械使用安全规范》(JGJ33-2001) g.《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 h.《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 三、施工方案 (一)施工仪器设备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工期要求,打桩机械拟选用 1台液压式多功能静压桩机,相应的接桩、吊装等配套机械设备及仪器见下表: 序号 机械或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国别产地 制造年份 额定功率(KW) 11 静压桩机 YZY-600 1 上海谷登 2002 136 22 经纬仪 J6 1 南京 2002 16.2 33 水准仪 NAL232 2 江苏 2001 44 水准仪 S2BZ 1台 南京 2004 5 筒式搅拌机 1台 海城 2004 18 (二)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⑴建设单位负责场地的“三通一平”。施工前要探明和清除一切地面及地下障碍物:如旧房基础,地下管线及回填的建筑垃圾等。保证施工时桩下无地下管道、无地下电缆、架空管线等;场地平整压实,场地平整度大于1%,虚土压实,保证接地压力大于125kpa;保证桩机设备、运输车辆及吊车的安全运行。 ⑵建设单位提供正式设计图纸及有关设计资料。 ⑶建设单位提供水准点,将水准点引入现场,并请监理人员复核验收。 ⑷进行拟建物轴线测定工作,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施放桩位,监理复核施工桩位。 ⑸根据工程要求,现场配足照明设施,以便夜间安全施工,水源须引至现场。 ⑹在现场堆放点暂存部分管桩,堆放点主要分布在外轴侧,以尽量减少吊车运距,便于就位。管桩分规格堆放,堆桩不得超过三层,以防压裂压断;桩堆与桩位保持一定距离,不得过近,以免影响桩机行走路线。 2、材料准备 预制管桩进场后,经验收合格方能使用。压桩前,将桩直接运至桩架前,尽可能随运随打,减少二次搬运。但为了防止施工进度受途中运输不及时或其它原因的影响,在施工前先储存一部分,开工后边运边打,保证桩机连续作业。预应力管桩的供应不得少于每天的现场施工需要量,施工中随施工进度及时组织管桩运输至现场。 工地仓库贮存一定量的零星材料,如电焊条,钢垫板、角钢等,避免停机待料,造成工期延误。 (三)施工流程 测量桩位轴线→桩机配重→桩机就位→吊桩→检查桩的垂直度→初压桩(一般压入0.5~1.0米) →复查桩的垂直度→压桩(至桩顶距地面以下0.5米~0.7米)→桩机移位开始第二根桩施工(直到全部施工完毕)→灌入微膨胀封底混凝土→重新复压至满足设计终压力要求。 挤土桩施工机理所产生的挤土影响范围一般在1~1.5倍的桩长范围内。 只有合理的压桩流程及适当地控制沉桩速率,才能有效地减少压桩施工所产 生的挤土效应。因此在确定施工作业顺序时,必须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及 场地地质条件,综合考虑对周围环境、以及对工程桩自身质量可能产生的影 响,科学合理地进行安排。 (四)施工方法 1、测量放线定位 ⑴根据建设单位给出的建筑物轴线,再根据建筑物的桩位图放出具体的桩位,轴线和桩位偏差不大于20mm,桩位经建设单位、监理复核后才能施工。 ⑵为了避免因压桩产生侧向和垂直方向的变形,应在远离压桩区域(不小于30米)设置轴线控制点和两个桩位控制点,施工期间每天对轴线控制点和定位点进行复核。 ⑶桩位定位前应检查各轴线交点的距离是否与桩位图相符,然后使用全站仪通过直角坐标或极坐标法测放样桩,做好距离和角度的记录以便复测桩位。 ⑷压桩机就位后应对样桩进行再次校核,确认无误后桩机对中、压桩。压桩过程中测量员随时进行桩位复测,每根桩必复测,确保桩位准确。 2、桩材外观检验 ⑴桩在运入施工现场时,检查出厂合格证、生产龄期,细心检查起吊、运输、堆放等过程有否损伤,并做好验收交接记录

文档评论(0)

robert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