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棉花苗期病害 Cotton Seeding Disease 简 介 苗期病害是指发生在植物幼苗时期的病害,即从种子发芽开始到成株期。一般发生在播种后一个月至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导致烂籽、烂芽、烂根、叶枯、茎腐,严重时引起缺苗断垄,甚至毁种。 根病(烂籽、烂芽、烂根)立枯、红腐及炭疽病等。 叶病(叶枯、叶枯、茎腐)黑斑、疫病、褐斑等. 棉苗病害的田间症状 传播途径和分布范围: 分布窄:疫霉菌,黑串珠霉等,引起幼苗基腐和根腐。 土壤和种子均可传播,分布广泛且偶然成灾:棉壳二胞菌、链格孢、叶点霉、棉盘多毛胞等引起茎腐、茎枯和几种叶斑病。 分布广泛 土壤传播 红腐镰刀菌(红腐病) 立枯丝核菌(立枯病) 种子传播,分布广泛:棉刺盘孢(炭疽病) 1.立枯Cotton soreshin:出土前 烂种、烂芽。 出土后,近地面茎基部黄褐色病斑,扩展后包围整个茎基部,有明显缢缩,拔起幼苗,尖细的鼠尾状木质部。子叶受害,黄褐色病斑,易穿孔。 此病的发生会导致棉苗成片死亡,同时在病苗和死苗的茎基部以及周围的土壤中会出现白色稀疏的菌丝。 一、症状(Symptom) 棉花立枯病病苗 棉花立枯病病茎缢缩状 棉立枯病病茎(白色部分为病菌的气生菌丝) 田间被害状 2.病芽 3.病苗前期 4.病苗后期 5.成株期病茎 棉花红腐病病苗 2.红腐病Fusariumrot of cotton 出土前受害,幼芽赤褐色、腐烂。出土后,根黑色腐烂。嫩茎和幼根肥胖是该病重要特征。子叶和真叶近圆形不规则病斑,黑褐色或墨绿色蚀腐状,粉红色霉层。幼叶黑褐色腐烂。 棉花炭疽病病苗 3.炭疽病Cotton anthracnose: 出土前,幼根及幼芽褐色腐烂。 出土后,棉苗的茎基部、根产生褐色条纹,后扩展 稍凹陷的梭形大斑,严重时纵裂、下陷、四周缢缩。 4.猝倒病:棉苗出土后,病菌先从幼嫩的细根侵入,在幼茎基部呈现黄色水渍状病斑,严重时病部变软腐烂,颜色加深呈现黄褐色,幼苗呈现热水烫状并迅速萎蔫倒伏。同时子叶也随着退色,呈水浸状软化。在高湿条件下,病部常产生白色絮状物,即病菌的菌丝体。与立枯病不同的是,猝倒病棉苗茎基部没有褐色凹陷病斑。 ?棉苗猝倒病幼茎症状 棉苗猝倒病病苗 二、病原物(Paythogens) 1. 担子和担孢子2. 菌丝体 3.菌核 图 棉花立枯病菌 1.立枯病:有性态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Frank)Donk,属于担子菌亚门亡革菌属。无性态为无性孢子类茄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ohn。 图 棉花炭疽病菌 分生孢子梗 2.分生孢子 3刚毛 棉花炭疽病:有性态为棉小丛壳菌Glomerella gossypii(Southw.)Edg.,属子囊菌亚门小丛壳属。无性态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 图 棉花红腐病菌大、小型分生孢子 棉红腐病:由多种镰刀菌(Fusarium spp.)侵染所致,属于无性孢子类的镰刀菌属 。 ?棉苗猝倒病病菌 1.孢子囊 2.孢囊中的游动孢子 3.游动孢子 4.雄器、藏卵器及卵孢子 棉花猝倒病:病原菌为Phthium aphanidermatum (Eds.)Fitzp.。属于鞭毛菌亚门腐霉属真菌 。 1~2.孢囊梗和孢子囊 3.卵孢子 图 棉花猝倒病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