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之柔性管理.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什么是国学? 西周时,“国学”为国家一级学校,以后称太学,学生称国子—公卿大夫之子弟。 《周礼》: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 国学精粹之一 大乘气度与管理 为什么在欧洲产生和成长起来的马克思主义会在中国盛行,而在西方世界不能流行? 为什么在印度产生并一度盛行的佛教,在印度最终灭绝,却在中国盛行并成为中国的国学? 人性判断直接关系管理制度制定的原则。 一项好的制度,可以使坏人变成好人,一项坏的制度,可以使好人变成坏人。 ——邓小平 人性可从不同方面判断: 道德上: 善与恶 情理上: 情性、理性 一、人性哲学及管理方略 古代中国在人性判断上有五种观点:性善、性恶、无善无恶、有善有恶、非无善恶非有善恶。 儒家人性论 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孟子:性善论 四心: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四德: 仁、义、礼、智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四心与四德: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王道”管理 梁惠王: 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利吾国乎? 孟子: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人群之间只以“利”相接,会导致恶性竞争。 “上下交征利”,“霸道”盛行,会导致国家灭亡。 治理国家,一定要以“仁义”为先,实行“王道”后,“利”自然得到合理处理。 性善论者特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王道”的作用在于德,“霸道”的作用在于力。孟子: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管理智慧: 管理措施较温和,不很重视外在规范对人的约束,重视管理者个人的修养。 法家功利主义人性论 商鞅的人性管理法(约前390—前338) 求利是人的天性 “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而索乐,辱则求荣。此民之情也。” “民之于利也,若水之于下也,四旁无择也。” 商鞅的人性管理法 “以义教则民纵,民纵则乱,乱则民伤其所恶。” 法术:刑法、奖赏、愚民 “农战”战略引导 “利出于地则民尽力,名出于战则民致死。” 韩非的人性管理法(约前280—前233) 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 ——《韩非子·心度》 利之所在,则忘其所恶。 ——《韩非子·内储说上》 自为之心 一般人与人之关系: 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 君与民之关系: 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百姓听命统治者,乃“彼民之所以为我用者,非以吾爱之为我用者也,以吾势之为我用者也。” 君与臣之关系: “主卖官爵,臣卖智力” “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 计算之心 父母与子女关系: “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怀衽,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也,而况无父子之泽乎。” ——《韩非子·六反》 人自私、好利本性不可改造,也无须改造,可利用人之本性进行管理。方法有二: 一是相“市” “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 ——《韩非子·八经》 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 医生、舆人、棺材铺老板与顾客。 二是严律的法制 一是利诱适应,二是强制约束 评论: 法家人性管理方法,在当时特殊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可快速见效,然而,动用国家强制力,以所谓的“法”压制人性,不可作为治国的长期政策。 兵家的人性管理实践 不在理论上探讨人性的善恶,直接从经验出发制定对策。 用利益引导之,用武力控制之。 赏罚、法治、耕战等各种手段的运用。 孙武“练嫔” 评论:兵家管理的有效性与局限性 道家“无善无恶”的人性论 老子(约前604-前531年) 人本性淳朴无邪,表现出来应该是无知、无欲、无争、无为,抱朴守素,谦下柔弱。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

文档评论(0)

beautyev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