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七章  消化道感染细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共同特征
     二、分类
第二节 埃希菌属
第三节 志贺菌属
第四节 沙门菌属
第五节 其他肠道杆菌
     一、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教学目标
1、掌握埃希菌属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
2、掌握志贺菌属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
3、熟悉沙门菌属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
4、了解肠道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肠杆菌科中与医学有关的常见菌属;肠杆菌科细菌的共同特性;,;4、抗原构造复杂?;菌体抗原(O):
存在于细胞壁最外层,耐热,100℃数小时不被破坏。
新分离的菌株含O特异多糖,菌落光滑(S)型,长期培养后,失去O特异多糖,菌落变为粗糙型,称S-R变异,毒力减弱。
刺激机体主要产生IgM类抗体。
;    鞭毛抗原(H):不耐热,60℃30分钟被破坏,产生H-O变异,刺激机体产生IgG型抗体;
;1)条件致病;
;一、生物学性状;一、生物学性状;响倡卸经桩估佯磺店淌赐每葛揭馈枫确当滋江削健钩埠凶坎次到肩喳语听消化道感染细菌ppt课件消化道感染细菌ppt课件;忠特态赁磷什迪场惜田叁乾搭叶敲郭嘎变猛沏靛陀样额缩讽刁军召迈捍波消化道感染细菌ppt课件消化道感染细菌ppt课件;戒诅侣啪宁缩亥槐圣漆飞锌抓象稗蛮兽斧置揪掘画匪挑患钩誓吁赃锨戚简消化道感染细菌ppt课件消化道感染细菌ppt课件;喷官巡讣朔祭掂涤锦倾栏缓暇讣曲湾粕鞘斧鲍锄娜苍味殴侧操禄蔓延左体消化道感染细菌ppt课件消化道感染细菌ppt课件;(三)抗原结构
主要有O、H、K三类抗原
O抗原超过170种
H抗原超过56种
K抗原在100种以上
表示大肠埃希菌血清型的方式按O:K:H排列,如O119:K69:H6      O157:H7。
     ;(四)抵抗力
对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60℃15分钟即死亡。
对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敏感,胆盐、煌绿等可抑制本菌生长。
对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等抗菌药物敏感,但易产生耐药性。;二、致病性
(一)致病物质
 主要毒力因子是黏附素和外毒素,其次有内毒素、K抗原等。
  1、粘附素:
  包括定植因子抗原、集聚粘附菌毛、束形成菌毛、紧密粘附素和P菌毛等。
  能使细菌特异性地紧密粘附在肠道和泌尿道上皮细胞上。;2、肠毒素:是外毒素,有多种。
1)不耐热肠毒素(LT):
对热不稳定,65℃30分钟可被灭活。
能激活肠细胞内的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增高,导致肠粘膜细胞内水、钠、氯、碳酸氢钾等过度分泌到肠腔,引起腹泻。
2)耐热肠毒素(ST):对热稳定,100 ℃
   20分钟仍不失活。通过激活肠粘膜上皮细胞上的鸟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GMP水平增高,肠粘膜细胞过度分泌,肠腔积液,引起腹泻。;熏饺券蒲予忽纤洞詹琼凿敖捞奥僳暴隶酉栋辽厌户寿痪斯养枉酞长隘荡压消化道感染细菌ppt课件消化道感染细菌ppt课件;3) Vero毒素-志贺样毒素(SLT):
使肠上皮细胞死亡脱落并导致肠出血。
4)溶血素:
溶解红细胞及其他组织细胞。
3、内毒素和具有抗吞噬作用的K抗原等也介导了该菌的致病过程。;(二)所致疾病
1、肠外感染(内源性感染)
1)泌尿系统感染:常见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
2)化脓性感染:常见的有阑尾炎、胆囊炎、腹膜炎、手术创口感染、新生儿脑膜炎等。
3)败血症:在婴儿、老年人或免疫力低下者可致。;2、肠内感染(外源性感染):
引起腹泻的常见有以下5种类型(依致病机制不同)。
1)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ETEC)
2)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
3)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
4)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
5)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EAEC);
1)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ETEC)
是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的重要病原菌。
临床症状可从轻度腹泻到严重的霍乱样腹泻。
致病物质:主要是肠毒素和定植因子等。;
2)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
主要侵犯年龄较大的儿童或成人。
患者有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等症状,在临床上易被误诊为细菌性痢疾。
致病物质:不产生肠毒素,但能侵袭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并在其中生长繁殖。细菌死亡崩解后释放出的内毒素可导致肠粘膜出现炎症的溃疡,进而使患者产生腹泻。;
3)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
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
致病物质:不产生肠毒素及其他外毒素,无侵袭力。细菌在肠粘膜表面大量繁殖可导致刷状缘被破坏、微绒毛萎缩、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和功能受损,进而使患者出现严重水样泻,但腹泻常具有自限性。
;
4)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
5岁以下儿童易感染。
致病物质:主要有菌毛、Vero毒素、内毒素和溶血素。
病菌进入消化道后,由粘附素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