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课型:高三语文复习课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型:高三语文复习课教学设计 课题:找特征,定句读 ——文言文断句专题复习 【考点分析】 新课标要求通过文言断句理解浅易的文言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节课属于2017考试大纲语文高考内容“古代诗文阅读”之“理解文本内容(包括断句、翻译),主要是强化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提高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学情分析】 高三学生对文言文的断句已形成一定的语感,但基本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文言断句的方法和步骤缺少整体的把握和理性的认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认识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初步熟悉文言断句方法,明确文言断句步骤。 二、方法与过程:运用归纳、交流、探究等方法学习文言断句的方法和步骤。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文言断句方法与步骤的探究,学习、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修养。 【教学重点】 初步明确文言断句的步骤,文言文断句方法的归纳与运用。 【教学难点】 归纳并运用文言文断句的方法技巧。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归纳、个人展示、迁移巩固。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多媒体展示): 曾有一个故事,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很微薄。当时,这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了。但恐怕口说无凭,教书先生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富翁根据自己主观愿望,理解为“ ”,便欣然签字。哪知吃第一顿饭时,教书先生就大喊大叫:“怎么尽是素菜,没有荤菜?我们不是约定的么?”弄得这个富翁哭笑不得。 二、明确断句步骤(多媒体展示): 第一步:读文段,通大意。 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 第三步:借助“特征”,巧妙断句。 三、做例题,找“特征”(多媒体展示)。 用斜线(/)给下列课文中文言句子断句。 例1: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次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例2: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例3: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例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例5: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例6: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例7: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设计意图:列出教材中的典型例句,先让学生完成断句,再让学生从这些句子中寻找可帮助断句的“特征”,从而探究文言文断句的规律方法,最后归纳规律中的特殊现象,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四、分组讨论,总结“特征”,归纳文言文断句技巧。 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7个例句,找出断句的依据或句子“特征”,把总结的文言断句技巧写在学案上。讨论完毕后,请三个组选出代表到黑板上写出对应句子的断句技巧。 五、学生展示。 师:请你根据黑板上写出的断句技巧,并结合相关句子进行解说,说一说你是如何总结出这一技巧的。 设计意图:好的课堂是老师上着上着就不见了,这两个环节的设计是凸显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广泛参与,自己总结、小组补充、个人展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勇于展示表达的勇气。 六、根据学生总结,多媒体展示文言文断句的技巧规律。 归纳: 1.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例2) 在文言文中,名词(或代词)常作主语、宾语,主语前和宾语后一般要断开,介宾短语一般在句末。因此找出句中出现的几个名词或代词,句子基本就断开了。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常见代词有:予、吾、余(表示“我”),尔、汝(女)、若、公、卿、君(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 2.察对话,定句读(例1) 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白”“语”“谓”“道”“对”等表说话的动词作为标志进行断句。如“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3.借虚词,定句读(例3) 古人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文言虚词就成了重要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应该断句的地方。 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它们固定的位置和作用。 句首发语词:夫、盖、其、至若、若夫、唯、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其前面一般要断开。 句尾语气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耶、

文档评论(0)

guocuilv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