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亿牌地板陈家湖地板烽火地板
红霞地板江夏地板南湖地板长江子都
广 东 地 质
2006年12月 GUANGDONG GEOLOGY 第21卷第4期
珠江口近岸海洋地质灾害类型
马胜中1,2 陈太浩2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3;2.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州 510760)
摘 要 根据大量地质—地球物理实测资料,分析了珠江口近岸海底地质灾害因素,特别是浅层
气、断层、沙波、浅埋基岩、埋藏古河道、陡坎、槽沟等与海洋工程关系密切的地质灾害的类型、
分布特征、形成机制及危害性,为海洋开发与海底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海底 海洋地质灾害 珠江口近岸海域
随着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深入发展,世界各海洋国家都在实施新的海洋战略。作为自然灾害之一的海洋地质灾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几年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珠江口近岸进行了1:10万比例尺的海洋地质环境综合评价项目,本文根据项目所实测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地球物理探测采用测深、浅层剖面、旁侧声呐、单道地震和多道地震,测线长3 500
1 海底地质灾害分类原则
关于海底地质灾害分类方法很多,对地质灾害类型的划分尚无大家公认的统一方法,本文采用冯志强等(1996)的划分方案[1]。潜在地质灾害是指对于人类生活及海洋工程建设具有潜在危险或重要影响的不利地质条件。它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活动性地质灾害,这类地质灾害在内、外营力的诱发、作用下,自身具有活动和破坏能力,对海上工程设施及自然环境可造成直接的破坏,如浅层气、活动断层、活动沙波以及滑坡等;另一类为限制性地质条件,它自身并不具有活动能力,但它的存在会对某些海洋工程建设起制约作用,一些工程建设应当避让的地质体或地质现象,若忽视它的存在,会给工程带来隐患甚至破坏,如埋藏古河道、古潜山、水下陡坎和浅埋基岩等。
在珠江口近岸发现属于活动性地质灾害类型的有浅层气、沙波、断层和海岸侵蚀,属于限制性地质条件的有浅埋基岩、陡坎、槽沟和埋藏古河道等(图1)。
本文2006年10月收到。
图1 珠江口潜在地质灾害因素分布图
2 活动性地质灾害类型
2.1 浅层气
海底浅层气主要分布于河口与陆架海区的浅沉积层中,既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现象,也是
一种十分危险的海洋灾害地质因素。据调查,在我国东南沿海及长江流域的冲积平原区,如江苏、浙江、安徽、上海、福建、广东、湖北、湖南等地都有浅层气分布[2,3]。
珠江口浅层气以生物成因为主,主要成分为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氮气、氨气等。受上覆水层、土层、岩层压力作用,浅层气多沿断层或裂隙向上运移。浅层气以沉积物中气的形式存在时,沉积物中的气体改变了沉积层土质的力学性质,使其强度降低,结构变松,破坏了土质原始稳定性,减小了基底支撑力,在外载荷重下,含气沉积物会发生蠕变,可能导致下陷,侧向或旋转滑动,导致其上的建筑物最终失去平衡,发生倾斜压塌。层状储集的浅层气层,其含气量大,有一定的压力,一旦平台桩腿插于其上,轻则造成设备受损,重则造成钻井过程中的“井喷”事故,危害巨大。在美国墨西哥湾、英国北海、印尼爪哇海、阿拉斯加海、波斯湾、加勒比海等水域进行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时,由于对浅层气调查不足,都曾造成灾害。
珠江口沉积物厚度较大,以富含有机质的陆源碎裂屑沉积物为主,尤其在泥质沉积层中以腐殖型为主的有机质丰度颇高,在生物降解作用下,有利于生物气(沼气)等生成,这类气体无需经长距离运移,就可能被陆架水下河道砂体、三角洲砂体等类型的储集层近源捕获而聚集,亦可呈游离状分散在区域层间,形成大范围的含气沉积物。
浅层剖面和单道地震记录显示,含气沉积物层间反射杂乱,连续性较好的反射波突然中断,同相轴时隐时现,或完全消失,或反射模糊,伴有空白带,呈柱状、囊状、条带状或不
规则状(图2a、图2b),在不同水深,都发现了这种沉积层的含气特征。这是由于地层含气量增加,使地震传播速度降低,反射波能量快速衰减造成剖面上形成声学空白带,即浅层气在剖面上表现为“反射模糊区”[1]。在浅层气大量溢出的地方常引起海底地形的凹凸不平,声呐记录上多为麻坑状显示(图2b)[7]。
浅层气与古河道关系密切,古河道常出现异常地震反射,即声波被吸收或严重屏蔽,产生反射空白带、区(图2c),为含气沉积物。古河道的沉积物、充填物,以陆源碎屑为主,含有比较丰富的有机质,河流的快速搬运堆积,将其迅速掩埋,随着河流体系、岩相古地理条件的改变,有机质在一定热变质或生物作用下,可能演化成甲烷,沼气,这些气体呈分散状渗透在河道沉积物的层间,或者聚集在河流砂体中产生气囊,成为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2025)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综合训练试题全册.docx
- 《中国全凭静脉麻醉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PDCA提高首台手术按时开台率.ppt VIP
- 论持久战读后感2500字.docx VIP
- 北京开放大学小组工作2.3 作业主题:个人资源分析.docx VIP
- 社区应急安全管理课件PPT.pptx VIP
- 黑布林英语阅读高一9《绿房间》译文.docx
- 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综合考试大纲.pdf VIP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试卷10套.docx VIP
- 2025上外版高中英语新教材必修一全册课文翻译(英汉对照).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