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6讲 动 能 定 理
体验成功
1.一物体静止在升降机的地板上,当升降机加速上升时,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等于( )
A.重力做的功
B.物体动能的增加量
C.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加上重力做的功
D.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加上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解析:设支持力做的功为W,克服重力做的功为WG,由动能定理得:
W-WG=ΔEk
解得:W=ΔEk+WG.
答案:D
2.两个木箱A、B的质量分别为mA、mB,且mA>mB,两木箱与水平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现使它们以相同的初动能在水平冰面上滑行,则两木箱滑行的距离sA、sB的大小关系是( )
A.sA=sB B.sA>sB
C.sA<sB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解析:设木箱滑行的距离为s,由动能定理得:
-μmgs=0-Ek
解得:s=
由于mAmB,故可知sAsB.
答案:C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与转台之间能出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物块重力的k倍,物块与转轴OO′相距R,物块随转台由静止开始转动.当转速增加到一定值时,物块即将在转台上滑动,在物块由静止到滑动前的这一过程中,转台对物块的静摩擦力对物块做的功为( )
A.0 B.2πkmgR C.2kmgR D.kmgR
分析:此题易错选A,其原因是从思维定势上总认为这种问题中摩擦力是指向圆心的,缺乏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可见要想学好物理,分析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解析:在转速增加的过程中,转台对物块的摩擦力是不断变化的,当转速增加到一定值时,物块在转台上即将滑动,说明此时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即kmg=m.设这一过程中转台对物块的摩擦力所做的功为Wf,由动能定理可得:Wf=mv2
解得:Wf=kmgR.
故选项D正确.
答案:D
4.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为l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放在小车的最左端.现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小物块上,使物块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块和小车之间的摩擦力为f.物块滑到小车的最右端时,小车运动的距离为s.在这个过程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物块到达小车最右端时具有的动能为(F-f)(l+s)
B.物块到达小车最右端时,小车具有的动能为fs
C.物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f(l+s)
D.物块和小车增加的机械能为Fs
解析:在本题中计算外力对物块和小车做功时都要取大地为参考系,故选项A、B、C正确.
又因为系统机械能的增加等于物块、小车的动能增加之和,即ΔE=(F-f)(l+s)+fs=F(l+s)-fl,选项D错误.
答案:D
5.如图所示,质量为1 kg的物体沿一曲面从A点无初速度滑下,滑至曲面的最低点B时,下滑的高度为5 m,速度为6 m/s,则在下滑过程中,物体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多少?(g取10 m/s2)
解析:设物体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Wf,由动能定理得:
mgh-Wf=mv2-0
解得:Wf=1×10×5 J-×1×62 J=32 J.
答案:32 J
6.某游乐场中有一种“空中飞椅”的游乐设施如图甲所示,其基本装置是将绳子上端固定在转盘上,下端连接座椅,人坐在座椅上随着转盘旋转而在空中飞旋,若将人看成质点,则可简化为如图乙所示的物理模型.其中P为处于水平面内的转盘,可绕竖直转轴OO′转动.设轻绳长l=10 m,人及椅的总质量m=60 kg,转盘不动时人和转轴间的距离d=4 m,转盘慢慢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转速保持稳定,此时人和转轴间的距离D=10 m,且保持不变,不计空气阻力,绳子不可伸长,取g=10 m/s2.问:
(1)最后转盘匀速转动时的角速度为多少?
(2)转盘从静止启动到稳定这一过程中,绳子对其中一座椅及人做了多少功?
解析: (1)设最后转盘匀速转动时的角速度为ω,此时人和座椅的受力情况如图丙所示.有:
FTcos θ=mg
FTsin θ=mDω2,其中sin θ=甲 乙
解得:ω= rad/s.
(2)从转盘启动到匀速转动的过程中飞椅提升的高度为:
h=l-lcos θ=2 m
设这一过程绳对座椅做的功为W,由动能定理得:
W-mgh=m·(ωD)2
解得:W=3450 J. 丙
答案:(1) rad/s (2)3450 J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QC成果]减少烟囱筒壁混凝土错台数量.ppt
- [QC成果]提高安置房外墙真石漆施工质量.ppt
- [QC成果]提高扩建变电站套管CT二次测试准确率.ppt
- [QC成果]提高结构施工阶段现场节水率.ppt
- 丰盛的大餐-水果拼盘(湘美版)六年级美术上册.ppt
- 串联和并联教案教案.DOC
- [QC成果]提高高构架多分裂母线挂线施工质量.ppt
- [QC成果]确保厨卫间挂模施工质量.ppt
- 2011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s9-10单元练习题.DOC
- [QC成果]确保建筑工程资料整编规范.ppt
-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复习提纲教案.DOC
- 201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及解析5_28功能关系能的转化与守恒定.DOC
- 201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及解析5_29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DOC
- 九年级圆周角教案教案.doc
- 201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及解析6_31动量冲量动量定理.DOC
-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提纲 上教案.DOC
- 201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及解析6_32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DOC
- 201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及解析6_33动量功能关系的综合应用.DOC
- 九年级政治上学期第一单元备课1.doc教案.DOC
- 201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及解析6_34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