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Miller-Fisher综合征伴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1例
并文献复习
罗涟
(杭州钢铁集团职工医院 神经内科 杭州 310022 )
[摘要] 目的:分析Miller-Fisher综合征合并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临床特点并详细探讨发病机制。方法:报道Miller-Fisher综合征合并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1例,并回顾性分析国内外相关病例的影像学表现、病程及预后。结果:Miller-Fisher综合征合并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临床少见,但预后较好。结论:通过文献分析及发病机理、治疗预后的探讨,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对临床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 Miller-Fisher综合征;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 ;抗神经节苷酯抗体
Miller-Fisher综合征(MFS)是Guillain-Barre 综合征(GBS)的一种变异类型,临床表现为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腱反射消失三联征。目前GB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常有报道并备受关注。MFS虽为GBS的一种亚型,仅占GBS的5%,故其伴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病例报道更为少见。现报道MFS累及单侧大脑白质病变1例,同时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该类疾病的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作进一步的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男,37岁,驾校老师,因“头晕伴左眼睑下垂5天余”入院。发病1周前有感冒症状。5天前突发头晕、视物模糊,伴左眼睑下垂、复视,渐感双手麻木,四肢乏力,行走不稳,并于2天前行头颅CT增强提示:左侧顶叶片状低密度影。在当地予改善循环、抑酸护胃、抗感冒等治疗,头晕、左眼睑下垂、四肢乏力呈进行性加重,故收住入院。有头孢类过敏史,其他病史无殊。入院后查体阳性体征如下:左眼睑下垂,左侧眼球向上、向下、外展、内收均受限,左眼视力下降,右眼球活动无殊,双眼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均有复视,双手末端痛觉减退,四肢腱反射消失,右侧巴氏征可疑阳性,直线行走不稳。头颅CTA:未见明显异常。行头颅MRI平扫(DWI)+增强示:左侧大脑半球深部白质(半卵圆中心,侧脑室周围)可见多发晕状、斑块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灶,DWI未见明确弥散受限,增强无强化。左侧大脑半球脑白质病变考虑。(见图1,图2)眼眶CT:未见异常。入院次日出现右眼睑下垂,有低热,体温37.5度。查体补充:双眼睑下垂明显,双侧眼球活动受限,余查体同前。行腰穿检查:压力200cmH2O ,白细胞计数 10/μL,红细胞计数 520/uL,蛋白定量 26.0mg/dL,潘氏试验 阴性,3大染色正常。免疫球蛋白全套:正常。T3、T4全套:正常。抗核抗体全套:正常。抗心磷脂抗体、抗中性粒细胞抗体等均正常。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均正常。肌电图:左正中浅支神经感觉传导诱发电位波幅降低;左拇短展肌检肌轻收缩示多相波增多;左正中、右胫后神经F波未见异常;右胫神经H反射未测出。疾病诊断考虑:MFS。头颅影像学检查异常考虑MF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给予丙种球蛋白针20g/日 *5天静滴,以及营养神经,脱水降颅压对症等治疗。住院第13天头晕,复视、行走不稳明显好转,双眼睑下垂,眼球活动受限有所改善,双手末梢浅感觉已正常,腱反射可引出,双巴氏征阴性,直线行走正常。复查腰穿:压力为195cmH2O,白细胞计数 14/μL 正常,蛋白定量 58.1mg/dL ↑,潘氏试验 阳性 ↑;3大染色正常。头颅增强MRI复查:病灶较前相仿。总住院15天好转出院。6个月随访无临床症状及体征,但头颅MRI病灶未消失。
图1MRI :左大脑半球长T1异常信号
图2 MRI 左大脑半球长T2异常信号
1.2 国内外文献回顾及统计分析:
本文收集1987年以来国外报道MFS合并颅内病变共12 例。年龄在13岁~76岁(另有1例15个月的女婴[1]),平均年龄41.8±19.98岁(统计时1例15个月除外),男性7例,女性8例,男女比例:7:8。其中左侧枕叶大脑病变合并视神经损害1例[2]、脑干病变3例(包括脑干合并小脑1例[3]、中脑1例[4]、桥脑合并延髓1例[5])、仅累及小脑病变1例[1]、视神经受累2例[6 ] [7]、丘脑病变1例[4]。检查手段通过MRI证实 6例[1] [4] [5](其中联合CT确诊1例[3]、联合视觉诱发电位确诊1例[2])、视觉诱发电位异常5例[6] [7]。国内尚无类似病例具体报道,仅收集到2001年以来国内MFS患者辅助检查发现中枢系统脱髓鞘病变共9例。检查手段通过CT证实1例(仅描述脑干病变)[8]、MRI检查证实8例(部位分别为桥脑3例[8]、中脑2例[9]、小脑3例[10] [11] [12])。
2 结果
MFS合并中枢脱髓鞘改变的病例报道较少,病变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