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读《家庭作业的迷思》有感 文化路小学 蔡世娴 最近有幸读到了美国的艾尔菲·科恩的《家庭作业的迷思》, 这本书用实证的方法打破了家庭作业的虚假神话。本书系 统审视了人们对家庭作业的通常辩解,比如提升成绩、 巩固知识、训练学习技巧和责任感等。作者艾尔菲?科恩指出: 没有任何一项上述假设实际上通过了研究、逻辑及经验的检测。本书的分析一针见血地揭示了由于我们对孩子的不信任、对学习的一系列误解及对竞争力错误的关注,不仅使我们的孩子拥有越来越少的自由时间,而且使我们的家庭有了越来越多的矛盾。科恩告诉我们,应该反思孩子在学校及放学后的时间安排,以拯救我们的家庭及孩子对学习的热爱。 目录 第一部 家庭作业的真相 第一章 失去的童年 第二章 家庭作业可以改善学习吗? 第三章 写功课有任何课业之外的好处吗? 第二部 家庭作业存在的六个原因 第四章 研究显示 第五章 没有提出的问题 第六章 关于学习,我们还不知道的部分. 第七章 “更严格的标准”在家庭之间蔓延 第八章 最好习惯它 第九章 无所事事的手 第三部 找回理智 第十章 重新思考家庭作业 第十一章 做出改变 作者的主要观点:家庭作业对于学习的改善毫无益处,应予取缔 支持家庭作业的人认为,家庭作业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教导了他们独立自主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其中包括大量家长。 反对家庭作业的人当中,有好多是教师。在学校或者家长的要求下, “他们只是因为压力才出作业给学生。”作者认为,“父母批评家庭作业 会让老师不安,老师批评家庭作业也会让父母不安,学生批评家庭作业则会让父母、老师都感到不安”。 家庭作业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标准测验的内容。我们中国的孩子每天处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之下,美国孩子也不例外。但是,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实际情况一样,用标准测验去测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是相当拙劣的。许多八九岁的孩子,无法在考试到时候取得高分,原因仅仅是因为不熟悉考卷的格式。 在作者看来,如果老师多花一个小时帮助孩子准备考试, 就相当于少花一个小时来培养孩子的评判性、好奇心和创造能力。 如果我们把“成就”看作是高分数或者是更高一级学府的通行证, 那么,这样的研究就无法准确判断孩子的学习是否真的改善。更何况,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家庭作业与孩子的最终测验成绩之间存在正 相关的关系。很多时候,家庭作业仅仅是起到一个短期内的作用。家庭作业的任何特点——无趣、难度大、被指定、占去做其他事情的实践,都会使孩子们降低学习的欲望。 “我要做”永远是快乐的,“要我做”则是痛苦的。一个人越是不明白教学如何运作,越是不知道如何看出孩子实际存在的困难,就越会认为家庭作业和测验分数是最重要的。因此,作者认为,最好取缔家庭作业,让孩子腾出时间来玩耍、创造、与家人在一起沟通交流和进行主动有意义的学习。 或许有家长和老师会这样认为:孩子课余时间不写作业、不上辅导班,岂不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光? 对于这个问题,卢梭是这样答复的:“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而台湾学者黄武雄教授在《学校在窗外》中说:“学校该做而且只做这两件事:打开经验世界和发展抽象能力。”黄武雄教授接着说,“如果说学校教育还有第三件事该做,那么这第三件事便是留白:留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创造、去互动、去冥思、去幻想、去尝试错误、去表达自己、去做各种创作。” 对于给孩子“留白”,卢梭说道:“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 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 它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好比一个人的小名与学名。生活即教育; 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以陶行知的观点来看, 让孩子闷在屋子里写无穷无尽的作业恐怕不是很好的教育。 *
文档评论(0)